• 首页
  • 时政
  • 财经
  • 社会
  • 股票
  • 信用
  • 视频
  • 图片
  • 品牌
  • 发改动态
  • 中宏研究
  • 营商环境
  • 新质生产力
logo 地方发展
  • 中宏网首页 >
  • 地方发展 >
  • 正文

智汇草原·筑梦北疆丨科技帮扶让“石中生金”

2025-05-17 16:03:37 来源:央广网
分享到: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央广网乌兰察布5月16日消息(记者 杨亚东)“乌兰茶晶石”是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化德县特产的一种花岗岩矿石,它能做什么?在中国农业大学领军教授、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王琦看来,它可挖掘的潜力无限。

  2022年,中组部会同有关国家部委开展干部人才“组团式”帮扶工作,作为科技特派团成员的王琦来到化德县,以“乌兰茶晶石”资源开发为切入点,深度融合微生物技术、人工智能与现代农业助力产业升级,实现科技精准帮扶,助力内蒙古兰晶生态科技有限公司成长为国内领先的矿物微生物领军企业,为化德县打造特色产业品牌。

  据了解,化德县矿产资源丰富,“乌兰茶晶石”储量超亿吨,但长期以来矿物的高值化利用技术缺失,导致资源优势难以转化为经济优势。此前这种石头主要用来制瓷器、做瓷砖、制作矿物质肥等初级开发。

王琦正在研究微生物菌株(央广网记者 杨亚东 摄)

  王琦带领团队深入调研,针对“乌兰茶晶石”矿物特性,创新提出“微生物活化+绿色工艺”技术路径,团队依据矿物转化微生物菌株特性,研发出“兰晶”系列颗粒型、液体型、粉剂型等微生物菌剂,成功将矿物中的营养元素转化为植物可吸收的活性态,矿物原料附加值大幅提升。

  “在以前,企业在微生物开发方面很薄弱,我们到来后做科技支撑,创新的矿物微生物研发产品在盐碱地治理、草原生态修复、高标准农田建设、连作障碍破解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其中,土壤修复微生物菌剂已经获批登记。”王琦告诉记者。

  基于“乌兰茶晶石”矿物和有益微生物的优化组合,创制具有促生增产、防病抗逆、改善品质的系列绿色投入品,解决我国农业生产中的“卡脖子”问题,助力我国绿色农业战略的实施。

  “这一创新性的成果对于我们企业来说是巨大的利好,年利润提升3成以上。”内蒙古兰晶生态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王玉臣告诉记者。

工作人员展示乌兰茶晶石原石(央广网记者 杨亚东 摄)

  为强化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突破企业技术转化与人才短缺瓶颈,王琦积极推动建立“内蒙古兰晶生态科技有限公司院士专家工作站”,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为“乌兰茶晶石”矿物的深度开发献计献策,构建了“资源挖掘—技术创新—产品应用—人才孵化”全链条创新体系,实现产学研深度融合。

  此外,王琦还带领团队通过“专家讲堂+导师制”开展技术培训,公司技术人员掌握了微生物的发酵生产、矿物微生物菌剂加工以及精准使用技术。针对产品的特性和使用要求,通过现场讲授结合田间指导,培训农民、农场主以及农技人员正确使用产品开展农事活动,解决农业生产中遇到的问题。

乌兰茶晶石的衍生产品(央广网记者 杨亚东 摄)

  新产品的开发直接促进生态农业提质。推广矿物微生物菌剂用于马铃薯、燕麦等农作物种植,农产品硒含量明显提升,合格率达98%,助力化德县打造“塞北硒都”地理标志品牌,产品溢价超过30%。这项技术的推广应用直接提升了化德县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农民的收入显著增加。

  在王琦带领团队的科技帮扶下,内蒙古兰晶生态科技有限公司成功获批自治区级高新技术企业,化德县富硒产业被列入内蒙古“十四五”特色产业发展规划,“乌兰茶晶石”成为了乡村振兴的“生态金石”。

  “我们的帮扶任务告一段落,但是我们与化德县的‘缘分’将迎来新的启程,我们将利用院士工作站的平台,继续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王琦说。

  从实验室到生产线,从技术突破到产业振兴,王琦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科技工作者的使命担当,以“人工智能+微生物”的创新模式,将化德县的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为边疆县域经济转型升级树立了“科技特派员+”的示范样板,绘就了一幅科技赋能乡村振兴的生动画卷。

编辑:韩鹏飞
审核:蔡旭东

    为您推荐

  • 微信
  • 微博
  • 手机中宏网

相关推荐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2167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7121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250号

关于我们 中宏网动态 广告服务 中宏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30128号-1 举报电话:010-63359623

Copyright © 2016-2025 by www.zhonghong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运营管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