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5月12日至14日在河南省南阳市考察调研,他在南阳期间,考察了医圣祠,了解“医圣”张仲景生平及其对中医药发展作出的贡献,考察了月季博览园和艾草制品公司,考察了南水北调工程,了解了移民安置、粮食生产等情况,在河南省南阳市主持召开推进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月季代表着“美好生活”,中医药代表着“健康”,南水北调代表着新发展理念。国家领导人南阳此行,传递出浓浓的民本情怀,传递出我党带领人民奔向幸福美好生活的坚定信念,传递出健康中国发展的美好愿景,更传递出踏踏实实实现“中国之治”的治理行动。
进入新发展阶段,党和政府一直把民生工程作为重中之重来抓,生态环保、南水北调、健康中国,这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事关千秋万代长远发展的宏图大计,更是民心所系,民心所向。
民心——制度优势的源头活水
13日下午,国家领导人来到淅川县九重镇邹庄村邹新曾家中看望村民。邹新曾说,这些年日子越过越好,衷心感谢共产党。国家领导人指出,中国共产党成立就是为了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而不是为了自己的私利。我们党的百年奋斗史就是为人民谋幸福的历史。人民就是江山。我们共产党打江山、守江山,都是为了人民幸福,守的是人民的心。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民本思想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承,在几千年文明史中,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骨子里,是中华民族和大一统国家重要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源泉。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百年奋斗史中,仁人志士前赴后继,劳动模范层出不穷,在战争时期抛头颅洒热血,在建设时期流血流汗不流泪,每一代人都甘当人梯,一代人完成其他国家几代人的积累,带领中国人民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我将无我”,中国共产党的追求和努力,没有个人和某个小集体私利,是整个中华民族共同的远景和呐喊,是中国人民共同的幸福追求。中国共产党打江山、守江山,都是为了人民幸福,守的是人民的心。正因为如此,在任何困难面前,在重大危机时刻,整个社会都能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之下迅速团结起来,冲出难关,走出一条对整个群体最有利的道路。
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南水北调工程,中央到地方,各层级、各部门勠力同心,垮多个省份,三千里水路,5亿多人口受惠,历史视角下更是意义重大。如此浩大工程,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纵览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这就是中国的制度优势,是新中国体现出的巨大的治理效能。
中国人民也是最可爱的人民,舍小家保大家的集体主义精神,舍我其谁的牺牲精神,筚路蓝缕艰苦创业的奋斗精神,都镌刻在了民族记忆中。南水北调移民拆迁,就是一项上下齐心的壮举。南水北调工程,从规划到通水,前后几十年。在建设过程中,移民历经了最艰苦、最心酸的历程。上世纪50年代,库区移民曾经北上青海、南下湖北。但是到了之后,条件恶劣,再加上特殊的社会阶段,库区移民水土不服,受到外来歧视,生活状态极差,付出了几代人的代价。有些幸存的人回到家乡,继续开荒耕田,重新扎根生活。
2009年,大坝加高,再一次面临移民。淅川人不是不记得移民苦,但是在大局面前,毅然决然再次舍小家顾大家,16.5万人淌着热泪,抛下家园,再次走上了移民路,最终提前完成了移民任务。
南水北调工程事关战略全局、事关长远发展、事关人民福祉。南水北调工程,再一次展现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带领下全国人民为了整体利益,上下齐心、集中力量办大事、举国统筹、行动高效的制度优势。南水北调工程,是为了人民的民心工程,也是凝聚着人民力量的民心工程。真正体现了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守住了人民的心。
健康——新发展格局的新发展理念
国家领导人走进南阳,考察了“医圣”张仲景生平及其对中医药发展作出的贡献,考察了月季博览园和艾草制品公司,这些传递出对民生的关切,传递出建设健康中国的急切,传递出对中医药文化和产业的重视。
南阳盆地处在亚热带和北温带交汇处,独特的地理条件、气候条件带来了丰富的生态资源,是中草药的宝库,是医圣张仲景的故乡,中医药文化源远流长,根深蒂固。中医药伴随了中华民族五千年发展,有着其独特的健康哲学、医疗案例和贡献。东汉末年瘟疫大爆发,伤亡惨重,张仲景潜心医术,与瘟疫做都斗争,著成了《伤寒杂病论》,也成就了医圣之名。
席卷全球的新冠病毒,在全球造成了巨大伤亡,幸而在中国被及时发现,并且中国凭借治理优势,控制了疫情蔓延。中医药也在治疗新冠病毒疫情中,贡献多个良方,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医药积极参与全球抗疫,被多个国家借鉴和使用,成为疫情防控中的一大亮点。
国家领导人走进医圣祠,是对心系苍生的医圣张仲景的缅怀,也是对健康中国的一种期许。早在2019年国家领导人就对中医药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他指出,中医药学包含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是中华文明的一个瑰宝,凝聚着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博大智慧。他强调,要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加快推进中医药现代化、产业化,坚持中西医并重,推动中医药和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推动中医药事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充分发挥中医药防病治病的独特优势和作用,为建设健康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健康中国,是中国高质量发展中的战略选择,是民生发展的呼唤,是党和国家高度关注和重视的重要工程。
2016年,国家领导人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提出,“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卫生与健康事业改革发展的新成效更多地体现在增进人民的健康福祉上。
2016年10月,由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发布,标志着健康中国建设的顶层设计基本形成。
国家领导人提出,提出要“树立大卫生、大健康的观念,把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多年来,以《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为代表的空气治理,以“双随机一公开”为手段的食品安全严管,以河长制为依托的水资源治理,党和国家一直把大健康“嵌入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的有机版图。”
南水北调引一渠清水北上,保障了南北方民生均衡发展。碧波荡漾的丹江水,是生态治理的成果,也是人民健康的保障。
国家领导人在河南南阳考察,心系民生,关心健康,彰显着党和国家在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的行动决心和方向。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国家长远发展为基点,以民族伟大复兴为目标,带领13亿多人民一直在努力。
(作者:朱世欣,中宏观察员、河南大学中原发展研究院副院长)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
中宏网版权申明:凡注有“中宏网”或电头为“中宏网”的稿件,均为中宏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宏网”,并保留“中宏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