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网1月9日电(记者 韩鹏飞)在宁德这座充满活力的城市里,宁德时代、宁德新能源科技等新能源龙头企业犹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落地生根且蓬勃发展。宁德翠屏湖内外每一处景致都展现着这座城市的多元魅力。而东侨经济技术开发区(下称“东侨开发区”),作为新能源产业的重要策源地,正积极构建通向“零碳园区”的“绿色”发展路径,在新时代的发展浪潮中奋勇前行。
东侨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吴新情表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要求,并且强调构建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产品碳标识认证制度、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等,稳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早在2017年,东侨开发区就展现出了前瞻性,印发了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减污降碳等方案,并且凭借自身的努力荣获了国家级双创基地、中国新能源电池之都、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试点区域等众多“国字号”城市名片。更是获评国家级绿色工业园区,成为全省唯一具有国家级“四绿”的开发区,这一系列的成果为试点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碳达峰路径仍在探索的当下,试点园区所承担的任务就是尝试不同的发展路径和模式。东侨开发区始终秉持着“弱鸟先飞”“多抱几个‘金娃娃’”的理念,以锂电新能源产业为核心,积极推动产业链条的延伸与完善,做好产业链条“加法”;同时注重资源的高效利用,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消耗,做好资源消耗“减法”;积极推动政策之间的协同合作,发挥政策协同“乘法”效应;通过一系列举措促进高质量发展,做好高质量发展“除法”这四篇文章。致力于探索全产业链减污降碳协同创新,目标是打造“全工序、全周期、全链条”良性循环的全球锂电新能源产业减污降碳协同创新标杆。
宁德市锂电产业在2023年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其国际市场占有率高达48%,出货量连续七年在全球遥遥领先,宁德也因此成为全球最大的聚合物锂电生产基地。
在高质量推动新能源产业发展方面,东侨做对了什么?据了解,东侨开发区为了推动锂电产业以及整体的高质量发展,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有效的措施。
一方面,印发了《东侨经济技术开发区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实施方案》,出台《数字经济发展三年行动方案》和《零碳园区创建三年行动方案》,鼓励入驻企业采用清洁能源、推广低碳技术、建好环保设施,朝着产业集聚、用地集约、零碳绿色的高标准园区迈进。在服务企业方面,精心优化产业环境,为项目审批开辟“快车道”,开展工业用地“标准地”出让试点,成功实现工业项目“五证同发”“拿地即开工”,有力地保障了宁德锂电智能制造配套产业园项目的建设。并且实施企业减污降碳奖补激励机制,创新推行惠企政策“免申即享”改革工作,让企业在政策兑现时“一趟不用跑”。
另一方面,制定《关于促进东侨经济技术开发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设立新能源产业链项目减污降碳高质量奖补资金。对于列入重点项目清单且按时完成任务的项目,每个项目给予3万元奖补;对新获得能源管理体系认证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一次性奖励3万元,累计已经发放奖补资金476.29万元。同时,成立锂电新能源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保护中心、锂电新能源产业供应商服务中心等平台,全方位保障产业发展的需求。
除此之外,东侨开发区还高度重视信用体系建设在行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信用作为市场经济的基石,提升行业信用水平不仅能增强企业的竞争力,还能为整个经济开发区的可持续发展增添新的活力。
近期,为了进一步推动宁德市东侨开发区的高质量发展,提升行业信用意识,促进诚信经营,东侨开发区开展了一系列行业信用宣传活动。这些活动包含多场以诚信为主题的宣传讲座,通过丰富多样的形式向各行业企业普及信用知识,内容涉及信用政策解读、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性以及提升企业信用等级的方法等。并且发布了《东侨经济开发区行业信用建设指南》,为企业提供详尽的信用管理建议和实用工具,助力企业建立健全内部信用管理体系。此外,借助线上线下多种渠道,积极宣传国家和地方有关信用建设的政策,鼓励企业自觉守信,抵制失信行为。
东侨开发区相关部门表示,未来将持续加大信用宣传力度,推动信用信息共享,构建健全的信用评价机制,全力营造“诚实守信”的良好氛围。
展望2025年,东侨开发区各部门将更加紧密地协作,开展更多丰富多彩的活动,进一步弘扬诚信文化,营造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社会风尚,积极引导各方参与信用建设,共同推动东侨开发区新能源产业向着更高质量、更加绿色健康的方向发展。
中宏网版权申明:凡注有“中宏网”或电头为“中宏网”的稿件,均为中宏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宏网”,并保留“中宏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