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网北京6月8日电(记者王镜榕)近日,辽宁省人民政府正式发布《辽宁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以下简称:《纲要》)。
2018年9月25日至2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东北三省考察,主持召开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这是27日上午,习近平在辽宁忠旺集团生产车间考察。 新华社记者 王晔 摄
《纲要》3篇22章94节47个专栏约7万字,通篇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东北、辽宁振兴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体现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特别强调持之以恒贯彻新发展理念,从根本宗旨、坚持问题导向和增强忧患意识等方面把握新发展理念,系统总结辽宁省“十三五”时期取得的各项成就,提出“十四五”时期重点工作任务,明确了“十四五”时期发展目标和2035年远景目标。
日前,辽宁大学新华国际商学院院长霍伟东教授就相关话题接受本网专访。
中宏网记者:您怎么看辽宁“十四五”乃至2035年的战略机遇期,以及如何抢抓,把握好、用好这个战略机遇期,实现辽宁全面振兴与高质量发展?
霍伟东:把握辽宁省“十四五”发展目标以及2035年战略机遇期,辽宁扩大更高水平的开放,打造对外开放新前沿,要通过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加强国内外深度合作,打造竞争新优势,立足国内大循环,吸引国内和国际资源要素,增强资源配置能力,促进内外贸、进出口、引资与投资协调发展。首先,增强外贸综合竞争力。形成省内优势产业布局,利用好先进的设备、技术、原材料等优质进口,建设具有创新优势和竞争力的出口企业,力求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双贸双量”增长;同时也要突出投资贸易通道平台建设,充实综合运输通道、交通枢纽和开放口岸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内容。其次,提升外资的规模和质量。在制度优势下,引导外资流向省内具有优势的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以此促进省内资源的合理配置,最大化生产出口效率,在引进外资的同时引入先进的技术及管理经验,高水平人才,推动辽宁经济高质量转型发展。最后,布局对外开放协调合作。通过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统筹投资贸易通道平台建设、高水平建设自贸试验区、对接国家重大区域战略打造对开放新前沿,沈阳、大连打造“双核”协同联动效能,建立全省范围协作圈,以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开放,全方位振兴辽宁。
中宏网记者:您怎么看辽宁“十四五”规划将国家重大战略与区域经济社会实际相结合取得的创造性新成果?
霍伟东:辽宁“十四五”规划将国家重大战略与区域经济社会实际相结合所取得的创造性新成果是对习近平总书记就深入推进东北振兴提出6个方面要求的回应。新时代辽宁加快振兴发展面临诸多重大机遇。辽宁地处东北亚经济圈和环渤海经济圈关键地带,地理位置优越,战略作用突出,同时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的签署、中日韩自贸区、京沈高铁全线运营等也给辽宁带来重大发展机遇。在这些机遇中,要牢牢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在辽宁省视察的讲话精神,突出辽宁省对国家安全与发展的战略支撑作用。构建“双核”牵引的“一圈一带两区”区域发展格局,深度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是主动适应国家重大区域战略的表现,也是新时代辽宁空间协调发展的重要创举。贯彻新发展理念,体现辽宁特色,创新引领。提出做好“老字号、原字号、新字号”三大文章,助力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坚持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振兴发展的战略问题,深化各领域体制机制改革,释放创新活力;以科技创新为战略支撑,走绿色发展之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以人为本,构建覆盖全面的社会保障网络体系,提出促进就业创业,提高人民生活品质,打造宜居城市、智慧城市,让发展成果惠及更多人民。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新突破。
“十四五”是辽宁实现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极为关键的五年。辽宁“十四五”规划将国家重大战略与区域经济社会实际相结合所取得的创造性新成果,既体现了辽宁作为“共和国长子”的责任与担当,也体现了辽宁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坚定走科技创新之路,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升级,奋力实现辽宁振兴。
中宏网版权申明:凡注有“中宏网”或电头为“中宏网”的稿件,均为中宏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宏网”,并保留“中宏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