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网北京9月10日电(记者 王镜榕)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中美全面经济对话中方牵头人刘鹤应约与美国贸易代表莱特希泽、财政部长姆努钦通话。双方就加强两国宏观经济政策协调、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落实等问题进行了具有建设性的对话。双方同意创造条件和氛围,继续推动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落实。
中宏观察家 王辉耀
日前,中宏观察家、全球化智库(CCG)创始人兼理事长、国务院参事、西南财经大学发展研究院院长王辉耀就中美关系以及应对气候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等议题接受本网专访。
推进全球数字治理共商共建共享
中宏网记者:近月来,美国政府接连打压华为、中兴、海康、大华、TikTok、微信等中国企业,推行"净网"行动。有分析指出,中美之间在数字领域的对抗甚至"脱钩"将给两国带来巨大经济损失。在中美数字之争背景下,您对中美或全球数字合作、数字治理有什么建议?
王辉耀:数据是"21世纪的石油",数字经济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关键引擎和重要趋势。麦肯锡公司研究表明,2005年至2017年,跨界带宽的使用量增加了148倍。数据流为区块链、人工智能、物联网等复杂的全球价值链和新兴技术提供了支撑,越来越多地成为实物商品贸易的基础。中美在数字领域的对抗甚至"脱钩"会极大限制两大经济体之间的互动及各自的未来发展。
在数字经济领域,中美在创新合作及共同为数字经济发展制定国际规范方面实际上有很大的合作空间。当前,随着数字经济发展,在缺乏管理数据流的全球通用规范情况下,各国纷纷出台相关法规。根据经合组织数据,数据法规数量已从21世纪初期全球约50个增加到2019年的近250个。这些规则错综复杂,正在加剧国家间的摩擦,并让企业运作的环境更加复杂。中美是数字经济发展大国,国际社会需要建立包括中国和美国在内的多边数据治理规范。
此外,还可考虑建立由世界上最大的20家数字经济公司组成的"国际数据联盟"(D20)。G20(二十国集团)是推动全球治理的重要平台,围绕G20现在已有B20(二十国集团工商峰会)、T20(二十国智库会议)、C20(二十国集团民间社会会议)、Y20(二十国集团青年会议),建立D20可协助G20在数字经济领域更好推动全球治理。世界前二十的数字经济企业大多位于美国和中国,其合作建立全球标准的行业共识和最佳实践方式,有助于中美在科技领域保持对话。
对冲中美贸易战带来的负面效应
中宏网记者:美国在特朗普上任总统之后从TPP(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中退出,TPP改造后的CPTPP(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目前是亚太第一大自贸区、世界第三大自贸区。今年5月28日,李克强总理在回答日本记者提问时回应,中国对加入CPTPP持积极开放的态度。您觉得美国会返回CPTPP么?如何看待中国加入CPTPP的时机和意义?
王辉耀:美国在2017年退出了TPP,但CPTPP大体上继承了TPP的高标准,成为当前全球自由贸易区(FTA)谈判中参照的重要协定。在美国退出TPP后,CPTPP删掉了TPP中三分之一的原始文本,被搁置或修订最多的是与美国有关的22项条款,半数与知识产权保护相关,但却保留了原有的三分之二的内容,而这些恰恰是美国所力推的。美媒频繁表达对美国没有参与CPTPP的失望。据报道,CPTPP的生效让美国商界体会到一种"世界在前进,而我们还止步不前"的紧张感。特朗普之前说了硬话,所以碍于面子问题,美国暂时不会回归TPP,但是将来美国有很大的可能性重返CPTPP。
在经济全球化重大调整、WTO改革受阻、逆全球化不断上升的时期,CPTPP为世界提供了一个新的合作平台。中国应主动作为,抓住加入CPTPP的窗口期,释放参与其中的积极信号,扩大符合中国国家利益的"朋友圈"。中国加入CPTPP可有效推进我国参与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在推动区域自由贸易同时促进我国对外贸易发展,并倒推我国加速经济体制改革,实现以开放促改革。而且,中国加入CPTPP也可在一定程度上对冲中美贸易战带来的负面效应,缓解中美关系紧张和国际局势变化为我国带来的外部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