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网讯 今年一季度,在各项促消费政策的带动下,我国消费市场呈现出持续升温的态势,消费潜力加速释放。
国家信息中心的数据彰显了这一积极变化,今年一季度线下消费热度指数同比增长14.2%,较上季度升高9.1个百分点,生活服务消费热度指数同比增长18.3%,较上季度提高7.4个百分点,其中3月同比增长14.5%。
各地积极响应,纷纷出台特色举措推动消费发展。2025年是北京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关键之年,北京围绕“强信心、提品质、促升级”主线和打造“全球新品首发地、国潮消费策源地、服务消费标杆地”目标,推出近30项具体举措。在优化服务消费体验方面,北京在文娱、旅游等多领域着力提升消费体验,推进重大项目建设,满足多元需求。同时,鼓励消费互联网平台企业利用大模型赋能,创新数字消费场景。清明假期期间,北京文化娱乐类消费金额同比增长12.6%,60个重点商圈客流量和重点监测企业销售额均同比增长,折射出政策的精准发力成效。
上海也不甘示弱,推出服务业创新发展“31条”,鼓励企业“小升规”,打造多种消费新场景,培育新业态,开发新消费产品,支持企业创新融合性服务消费场景。上海市商务委副主任刘敏表示,要提高扩消费政策措施的精准性和有效性,形成高水平扩消费格局。
以旧换新政策在全国范围内带动大宗消费提质升级。商务部数据显示,1月1日至4月8日,全国12大类家电以旧换新产品销量可观,带动销售额达1247.4亿元。各地通过多级补贴政策进一步激活市场。湖北省率先开启家电以旧换新补贴申请,补贴品类增多且涵盖数码产品,带动了销售量和销售总额的增长。湖南省推动生活类消费品以旧换新补贴活动“扩围”,在不同领域增加补贴产品。在汽车消费领域,政策补贴和优惠措施让车企销量增幅明显,如湖南省一季度汽车以旧换新情况良好,且新能源汽车占比可观,还将提高党政机关新能源汽车配备比例。拉萨的消费品以旧换新下乡活动通过“政府补贴+企业让利”双重优惠,助力农牧民提升消费品质。
居民消费能力不足、消费供给结构性矛盾和消费环境问题制约着消费增长。对此,各地从多方面入手解决。多个省份上调最低工资标准,如4月1日起福建省上调最低工资标准,全国有不少省份第一档月最低工资标准达到较高水平。各地还在拓宽财产性收入渠道、促进农民增收等方面下功夫。湖南省实施消费扩容升级十大专项行动,从多方面精准对接民生需求与市场潜力。江苏省开展“技能照亮前程”专项培训行动,针对不同群体推出多种培训项目,助力劳动者增收。
当前,各地通过场景创新、政策补贴、民生保障等多维度发力,化解消费供给结构性矛盾。从北京到拉萨,从上海到湖南,各地差异化政策精准对接市场需求。随着“政策红包”持续落地,我国消费市场正从“量的回暖”迈向“质的提升”,这将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强劲动能。
中宏网版权申明:凡注有“中宏网”或电头为“中宏网”的稿件,均为中宏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宏网”,并保留“中宏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