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网天津3月17日电 初春时节,天津市蓟州区东赵各庄镇,欣欣向荣。万亩麦田返青,如绿毯扑向远方;银白色温室大棚里果蔬飘香,采摘正忙;红果加工厂生产正酣,购销两旺;树蛙屋家庭农场上新项目,游客预订电话忙;“凤之舞”优质农品销往京津冀,风力、光伏发电造福农庄。
重任在肩,使命如磐。东赵各庄镇党委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带领全镇党员干部群众苦干实干,充分挖掘利用本地资源禀赋,规划建设一核一带两轴八组团,全力打造乡村振兴致富产业带,亮点频现,一幅百姓和美,村民富裕、村庄美丽的乡村振兴美丽画卷正在徐徐铺展。
发展优质粮果蔬产业带 让沃土生“金”
东赵各庄镇土壤肥沃,富含锌、硒等微量元素,优质粮果菜生产得天独厚。
眼下,该镇1000多亩春小麦正在播种,今年冬、春小麦种植总面积达到1万亩左右,面积比去年增加。镇农技人员下村指导,推广优质麦种,确保今年单产总产再创佳绩,扛起国家粮食安全重担。
走进该镇现代农业示范园区,48个高标准温室大棚里番茄、草莓、黄瓜、韭菜陆续进入收获期,菜农们忙着装箱运往京津两大都市销售。
奶油黄瓜、口感番茄、香甜草莓口感质量超一流,让人吃到了小时候的味道,线上线下销售一片火爆。
“今年春节期间,我们的盆栽韭菜卖得特别好,又多了一条增收路,这可是镇党委书记袁志兴出的金点子。”园区经理刘曙光满面笑容地说。
镇乡村振兴办公室主任丁春雷补充道,盆栽韭菜摆放在市民家里的阳台上,既可当绿植观赏,还是家庭小菜园,特受市民青睐。镇党委政府对园区发展非常关心,几乎每周都进行调研指导。
“这个园区肩负着我们镇帮扶经济薄弱村和传播先进果蔬生产技术的双重使命,必须要搞好。我们请专家,引良种,开展绿色生态种植,扩大销路,发展采摘旅游观光等,延长产业链条,促使园区全面提质增效。”镇党委书记袁志兴说。
刘曙光介绍,为破解韭菜农残顽疾,镇乡村振兴办公室帮助引进了酵素浇灌技术,从源头防控病虫,不打农药,优质优价,畅销京城,为全镇优质果蔬生产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
为加快建好八大组团的特色番茄产业组团,东赵各庄镇党委政府从技术、品种、销售全方位帮扶,产业带已形成规模,农民增收致富。
走进该镇张进士庄村果蔬大棚,普罗旺斯、得乐斯、黄金圣女果、粉优美等十余种口感番茄进入收获季,客商纷至沓来。
村民们高兴地说,种口感番茄太好了,售价比普通番茄翻了好几番,钱袋子鼓胀了。
眼下,东赵各庄镇500余亩口感西红柿喜获丰收,凭这一个品种,保守估算,每年产值可达3000万元。
在东赵各庄镇有一个冷库专业村——上窝头村
不少村民常年依靠收储冷藏苹果销售,远近闻名。为把这个特色致富产业做大做强,东赵各庄镇党委政府全力支持。
积极帮助协调电力、交通运输等部门,提供一揽子优质服务,成为了蓟州区最大规模苹果冷藏集散基地。整合全镇西红柿、苹果、草莓、韭菜等优质农产品,搭建果蔬集中外销平台,通过冷藏延长销售期,实现错季销售,利润大幅增加。打造“凤之舞”高端果蔬品牌,袁志兴带队深入到北京一家国际农产品批发市场对接,拓宽销路,富民增收。
打造食品深加工致富产业 吸引好项目落户
俗话说,无农不稳,无工不富。由于历史原因,东赵各庄镇工业基础薄弱,本镇大型企业有限,天津市红山蜜饯食品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之一。
为把树苗育成大树,东赵各庄镇党委政府全力扶持。
走进天津市红山蜜饯食品有限公司,副镇长于浩洋正在企业二期新建车间里和公司负责人赵伯辉查看施工情况,就进一步加快建设速度,实现早建成、早达产提出指导建议。
赵伯辉介绍,公司具有30多年红果深加工历史,已成为京津冀地区知名的一家红果深加工企业。他们从蓟北山区和河北省承德购买铁山楂为原料,采用传统工艺,将铁山楂深加工,产品深受消费者欢迎,发展前景广阔,2024年全年,该公司产值达到3500多万元,吸纳周边村庄50多名村民就业。但公司却遇到了生产能力不足,厂房面积狭小等发展瓶颈。
有困难,就解决!镇党委政府负责人深入企业走访调研了解这一情况后,立即采取措施帮扶。对接区土地、规划等有关部门,以最快速度拿到建设许可证;联系金融部门获得贷款;协调城管、消防等部门,解决燃气安全等;对接新景区,扩大产品市场知名度和美誉度等。该镇还积极培育企业成为了蓟州区“规上企业”,为获得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专项资金支持创造了条件。
赵伯辉高兴地说:“今年6月,二期扩产项目全部建成后,公司将实现年工业总产值5000万元,可吸纳更多村民就业。”
于浩洋介绍,接下来,镇党委政府还将帮助企业搞好线上直播,拓宽销售渠道;搞好厂区环境美化,开展工业旅游等,为全镇经济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为加快镇域经济发展,东赵各庄镇积极盘活闲置资源。全面加快建设百亩坑塘沟渠光伏项目建设,投资额达到3500万元。
全力引进大项目、好项目,为绿色高质量发展积蓄澎湃动能。
中电建锂离子电池储能站项目,总投资4.5亿元,2025年12月底前完成项目测试,实现正式运营。拜尔能源工业(天津)股份有限公司新建新能源车用润滑油产品生产线,目前已投产达效。
一心一意为企业服务,做24小时“保姆”。
今年以来,东赵各庄镇党委政府已累计为企业协调解决各类问题9项,涵盖用地、用能、用工等多个方面,确保企业在东赵放心投资、安心经营、专心发展。
发展旅游产业 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
最近一年多来,东赵各庄镇的“树蛙屋”爆红出圈。
位于该镇北宋庄村的贤林农场,“长出”了7栋9间漂亮的“树蛙屋”。走近细看,以树干为依托,“悬”在树上,通过与地面相连的楼梯进入屋内,吸引了大批京津冀游客前来。
农场主魏立新介绍,“树蛙屋”契合了游客亲近大自然的需求,特受欢迎,2024年接待游客数量超过3000人次,旅游收入达到100多万元。
贤林农场内不仅有“树蛙屋”,还有大片富氧休闲森林空间。干绿化园林出身的魏立新充分利用这块闲置多年的废弃林地,培育富氧树木,栽植高大冠树,种植花卉,搭建露营、垂钓、儿童娱乐、萌宠乐园等场景,整个农场“一步一景、十步一绝”。
贤林农场一期成功了,镇党委政府又在帮助魏立新旅游项目上“新”。
去冬今春以来,帮助建优质林果示范采摘区,建麦田画观赏区等,丰富旅游业态;规划改造周边村的闲置农房,建成民宿,打造吃喝玩乐,住宿采摘等为一体的平原地区旅游带。
东赵各庄镇属于蓟州区南部平原地区,无名山可依,发展旅游没有天然优势,但该镇有平原沃野,有林地河流,更有山区稀缺的果蔬生产基地。镇党委政府积极培育家庭农场,深挖文化元素,凸显平原旅游新亮点,采摘、亲子、潮玩、美食等,大放异彩。
把优质农品采摘串珠成链,好戏连台。重点建设了张进士村番茄采摘园、后牛村草莓采摘园。全力打造长果桑葚、奶油草莓等精品采摘路线,每年接待休闲采摘超过1万人次。
深度挖掘利用当地资源,丰富平原乡村旅游业态。培育中式合院民宿、大朱红色文化村农旅项目,推动农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强调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完善联农带农机制、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打开东赵各庄镇富民产业发展规划图,八大产业组团令人欣喜:特色番茄、优质苹果、生态涵养、文旅康养、红色研学、新能源示范、现代商贸、城铁站前发展。富民产业多向发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以京津冀协同发展为战略牵引,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乡村全面振兴,瞄准致富产业全面发力,让村民更富裕,让乡村更美丽。”袁志兴表示。
草木蔓发,春山可期。
东赵各庄镇,这颗镶嵌在天津市蓟州区平原的一颗“明珠”,将会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中宏网特约作者王敏报道 图文/陈忠权)
中宏网版权申明:凡注有“中宏网”或电头为“中宏网”的稿件,均为中宏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宏网”,并保留“中宏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