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网天津3月1日电 二月二日春风起,青龙潭里舞春龙。坐落于南开区的水上公园,古称青龙潭,而二月二龙抬头也正是中国民间的春龙节。3月1日,天津市第六届舞龙大会暨京津冀“春龙节”民俗文化邀请展演在天津水上公园西门广场举行。天津市舞龙大会是天津极具特色的民俗活动,2018年以来已成功举办了五届。本次活动由天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南开区文化和旅游局、天津市水上公园管理处、津门老茶坊联合主办,南开区文化馆、水香洲文化艺术中心承办。京津冀三地民俗文化团队齐聚一堂,共同展示了传统民俗文化的魅力。
现场人声鼎沸,随着津冀两地舞龙队的精彩表演,活动正式拉开帷幕。天津市翔云舞龙队与河北省沧县龙凤特技舞狮团的精湛技艺和创新编排,将津冀两地地缘相接、人缘相亲的春龙节舞龙传统展现得淋漓尽致,瞬间点燃了现场观众的热情。舞龙队员们通过手臂摆动、脚步移动和腰部扭动,配合欢快的锣鼓节奏,展现出龙的灵动与威猛,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除舞龙表演外,河北省唐山市的俏夕阳舞蹈队带来了运用国家级非遗皮影戏改编而成的舞蹈《俏夕阳》,该节目曾获2006年央视春晚歌舞类一等奖。曾参加中央电视台《非遗里的中国》北京篇录制的国家级非遗抖空竹表演,将传统技巧与个人创意完美融合,展现出极高的艺术性和观赏性,赢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葛沽长乐老高跷作为天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以文武兼备、舞棒精湛著称,演员们表演惟妙惟肖,现场气氛火爆。
南开民间艺术团的五虎杠箱表演则以其独特的惊险情节和诙谐场面,展现了天津运河漕运文化的独特文化气息。此外,天津体育学院龙狮队带来的舞狮表演巧妙地融入了现代舞蹈的韵律与创意,使得这一古老艺术焕发出全新的生命力。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汉沽飞镲表演刚劲有力,体现了天津河海文化特色。南开区文化馆的天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宫前中幡,通过非遗进校园挖掘传习人,将这一传统民间艺术在天津师范大学种下非遗的文化种子,使这一京津冀地区的民间艺术得以创新型发展。整场活动节目各具特色,百花齐放,展现了京津冀地区丰富的民俗文化,为观众带来了一场视觉盛宴。这些表演不仅展现了传统民俗文化的独特魅力,还融入了现代元素和创新创意,使传统文化更加现代时尚。
南开区在活动现场设置了抽签体验活动和展卖区,设立了古文化街、鼓楼等地标打卡墙和哪吒等传统文化动漫IP打卡牌,吸引了众多市民打卡拍照,留下了美好的回忆。
近年来,南开区围绕京津冀文化交流主题将开展传统民俗表演、文化创业产业交流、非遗项目展示等多项活动,为京津冀地区搭建交流与展示的平台。今年以来,南开区自春节期间,开展了“老城津韵”系列民俗活动,满足市民游客的文化旅游需求,增强了人们对传统节日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吸引来自北京、河北地区的游客来津,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文化交流注入了新的活力。(中宏网特约作者王敏报道 图文/由主办方提供)
中宏网版权申明:凡注有“中宏网”或电头为“中宏网”的稿件,均为中宏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宏网”,并保留“中宏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