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网北京2月24日电(记者 韩鹏飞)中央财经委员会办公室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韩文秀在2月24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介绍了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有关情况。
韩文秀介绍,2024年,我国“三农”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一是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增产。全年粮食产量再创新高,历史性突破1.4万亿斤。大豆产量保持在2000万吨以上,“米袋子”更满了,“菜篮子”更丰富了,各类农产品供给充裕。二是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巩固拓展。脱贫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脱贫人口务工就业规模保持稳中有增,牢牢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的底线。三是农民收入保持较快增长。去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3119元,同比实际增长6.3%,城乡居民收入之比进一步缩小到2.34:1。四是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扎实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加快补上,新建和改建农村公路达到13万公里,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4%,建制村快递服务覆盖率超过95%,农村民生事业取得新进步。五是农村社会保持和谐稳定。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体系逐步健全,农村群众性文体活动丰富多彩,移风易俗深入展开,平安乡村建设扎实推进。农业农村稳定发展,这为应对各类风险挑战增强了底气,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基础支撑。
今年,我国“三农”工作如何进一步高质量发展?
韩文秀谈到,《乡村全面振兴规划(2024—2027年)》(下称“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在稳定“三农”工作部署总体格局基础上,将深化农村改革贯穿全篇,总体框架可以概括为“两个持续、四个着力”。“两个持续”就是持续增强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这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底线任务,必须始终守住守牢,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四个着力”就是着力壮大县域富民产业、着力推进乡村建设、着力健全乡村治理体系、着力健全要素保障和优化配置体制机制。这些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点任务,必须结合实际细化实化,找准切入点和突破口,坚持久久为功,进一步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乡村建设水平、乡村治理水平,从而激发乡村振兴的动力和活力。
韩文秀强调,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结合,突出年度性、针对性、实效性。文件从党中央关心关注的重大问题、农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入手,既着眼当前,部署2025年“三农”工作中必须抓紧抓好的一些要事实事;也放眼长远,着力健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长效机制。我们相信,通过深入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一定能够实现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不断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
中宏网版权申明:凡注有“中宏网”或电头为“中宏网”的稿件,均为中宏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宏网”,并保留“中宏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