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网讯 1月14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效”系列新闻发布会,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宣昌能在会上表示,2024年人民银行坚持支持性货币政策立场,进行了四次重大的货币政策调整,助力经济回升向好,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货币政策效应在4个方面产生了积极影响。
从总量上看,人民银行致力于保持货币信贷平稳增长。通过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确保了流动性的合理充裕,从而推动社会融资规模与货币信贷合理增长,并且引导贷款利率持续下行。在过去的一年里,两次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总计达1个百分点,两次下调央行政策利率共0.3个百分点,这种调整力度在近年来是最大的。
在支出结构方面,人民银行加大了对重点领域的支持力度。首先设立了5000亿元的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这一举措有效地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对科技型中小企业首贷户的支持,同时也加大了对重点领域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项目的金融支持。截至去年末,银行营销对接项目多达22000个,已签订贷款合同等待企业随时提款的金额达到8389亿元。此外,推出3000亿元保障性住房再贷款,取消房贷利率政策下限,推动存量房贷利率再度降低,这一措施每年可为借款人减少房贷利息支出约1500亿元,从供需两端发力以保障房地产市场的平稳健康发展。而且,创设了两项资本市场的支持工具,有效改善了资本市场的预期。
在政策传导上,人民银行着力疏通政策利率传导渠道。明确明示主要政策利率,逐步理顺从短期到长期的利率传导关系。同时,强化利率政策的执行,治理资金空转现象,大力整改手工补息问题,优化对公存款、同业活期存款利率自律管理。这些措施为降低社会融资成本创造了条件,也平衡了银行的可持续发展,确保货币政策能够有效地在金融体系内传导,使得政策的影响力能够从央行传递到金融机构,再到实体经济。
在汇率方面,尽管面临复杂的形势,人民银行依然保持了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坚持市场在汇率形成中的决定性作用,发挥汇率对宏观经济和国际收支的调节功能。同时,通过综合施策稳定市场预期,采取公开宣示央行立场、用好宏观审慎管理工具等一系列有力措施,防范汇率超调风险,保障了汇率在内外均衡方面的稳定。
总体而言,2024年货币政策取得了显著成效。金融总量实现合理增长,12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同比增长8.0%,广义货币M2同比增长7.3%,人民币贷款同比增长7.6%,均高于名义经济增速。贷款利率稳步下行,12月份新发放企业贷款利率约为3.43%,同比下降0.36个百分点,个人住房贷款利率约为3.11%,同比下降0.88个百分点。信贷结构不断优化,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同比增长11.9%,专精特新企业贷款同比增长13.0%,普惠小微贷款同比增长14.6%,均高于同期全部贷款增速。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对一篮子货币汇率稳定在100左右。
按照中央“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要求,人民银行今年将落实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近年来稳健的货币政策更加强调有力、有效、精准、灵活等要求,调控区间偏向宽松,并且会根据年中经济运行情况持续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自2019年底以来持续的降准降息,其累积效应使得社会融资环境处于较为宽松的状态。
下阶段,宏观经济政策将进一步强化逆周期调节,人民银行将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和金融市场运行情况,择机调整优化政策力度和节奏,综合运用利率、存款准备金率等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充裕,维持宽松的社会融资环境。同时,强化利率政策执行,在保障金融业健康经营的基础上进一步降低社会综合融资成本,科学运用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发挥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继续采取措施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
中宏网版权申明:凡注有“中宏网”或电头为“中宏网”的稿件,均为中宏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宏网”,并保留“中宏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