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网天津12月4日电 12月3日,由天津市科协、市科技局、市教委、滨海新区政府共同主办的天开创新沙龙第十七期活动在滨海信息安全产业园成功举办。院士专家齐聚滨海,共同围绕“自主可控技术支撑信创产业发展”主题,进行探讨分享,为天津信创产业发展建言献策。
本期沙龙特别邀请到中国工程院院士、西藏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院长尼玛扎西教授;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首席科学家、科技委副主任,飞腾信息首席科学家窦强研究员;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某中心主任余杰研究员等多位业内专家,分别围绕“国产操作系统多语言支撑技术”“大算力集成芯片的挑战与应对”“面向AIPC的智能操作系统技术及实践”等内容进行了分享。
战略科技力量是支撑创新与科技发展的关键。在数字化浪潮的推动下,信创产业正成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中之重。十年磨一剑,天津以信创产业为主攻方向,在滨海新区的“中国信创谷”聚集了以飞腾、麒麟、曙光、超算中心、360为代表的1000余家上下游企业,实现了从CPU操作系统、数据库、超算、网络安全到整机终端信创全产品链条。本次沙龙聚焦“自主可控技术支撑信创产业发展”,以科技创新赋能产业升级,助力信创产业聚链成群、集群成势、做大做强,为推动滨海新区高质量发展积蓄了新动能。
尼玛扎西院士介绍了国产操作系统多语言支撑平台情况,重点分享了银河麒麟操作系统V10藏文版、蒙古文版和维哈柯文版的研发与应用情况。他指出,国产操作系统是自主可控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支柱和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研究突破多语言支撑操作系统相关技术、开发跨境语言操作系统版本,不仅事关提升我国信创领域自主可控技术核心竞争力,更是有利于持续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窦强研究员从芯粒技术发展现状与趋势、大算力集成芯片的挑战和应对、未来工作展望等三个方面做了详细的分享,为我们描绘了国产芯片在新发展阶段的奋斗蓝图。余杰研究员从OS的发展历程、AIPC的需求与挑战、openKylin for AIPC实践等三个方面详细介绍了其牵头研发的中国开源操作系统 openKylin(开放麒麟)的“前世今生”。此外,天津天芯微系统集成研究院有限公司项目经理、天津大学微电子学院副教授闫宁宁博士,分享了其团队关于低损耗SISL天线及阵列设计的最新研究内容。天津大学智能与计算学部葛加可助理研究员,介绍了其团队关于国产知识图谱数据管理系统基础软件研发探索。
来自全市信创产业领域相关单位的科研技术人员、产业生态合作伙伴、大学生代表等百余人参加了活动。(中宏网特约作者王敏报道 图片/由主办方提供)
中宏网版权申明:凡注有“中宏网”或电头为“中宏网”的稿件,均为中宏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宏网”,并保留“中宏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