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网天津11月7日电 11月7日,天津金融监管局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天津金融监管局党委委员、副局长马英,天津金融监管局科技监管处副处长杜晋玉,天津金融监管局外资银行监管处副处长王景泉,天津金融监管局统计信息与风险监测处四级调研员孙晓刚出席会议并就有关问题答记者问。
会上,马英重点介绍了2024年前三季度天津银行业保险业运行情况。2024年前三季度,天津银行业保险业市场运行平稳,主要经营指标向好,存量风险逐步收敛,服务实体经济取得积极成效。
银行业保险业规模实现稳定增长
截至9月末,天津银行业总资产6.74万亿元,同比增长5.26%;总负债6.41万亿元,同比增长5.45%;各项存款4.59万亿元,同比增长6.95%。
截至9月末,辖内保险业实现保费收入669.85亿元,同比增长5.06%,其中,财产险业务保费收入156.51亿元,同比增长2.86%;人身险业务保费收入523.34亿元,同比增长5.69%。
银行业信贷结构更加优化
天津银行业聚焦支持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主责,新增贷款精准有力支持重点领域、重要产业和重大项目建设。主要表现在5个方面。
在服务和支持制造业方面,截至9月末,天津市制造业贷款余额4947亿元,较年初增加360亿元,保持快速增长,其中,中长期贷款余额2926.4亿元,占全部制造业贷款的60%,为天津市制造业立市提供有力金融支持。
在服务和支持京津冀协同发展方面,截至9月末,天津市京津冀协同发展贷款余额已达1.2万亿元,为优化京津冀空间发展格局,增进三地产业协作协同提供有力金融支撑。
在服务和支持市场主体方面,天津银行业积极推动小微企业融资协调机制落地见效,截至9月末,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3630.6亿元,前三季度,为1.8万余户企业提供续贷支持254亿元,较去年同期分别增加近1万户、93.5亿元。
在服务和支持重点项目方面,天津银行业紧密围绕天津市“科技创新、产业焕新、城市更新”和盘活存量资产工作部署,积极主动对接天津市重点建设项目和具有盘活潜力的优质资产。
在服务和支持减费让利方面,天津银行业通过调降贷款利率、减免各类服务收费等各类措施,让市场主体广泛享受金融支持政策红利,切实减轻经营成本。前三季度,天津市新发放企业贷款平均利率3.55%,较年初下降0.44个百分点,其中,新发放民营企业贷款平均利率3.19%。
风险化解能力较为充足
“天津银行业加大风险管控力度,统筹好‘防和灭’的关系,在稳妥有序化解存量风险的基础上,有效防控增量风险。”马英表示。
从具体数据来看,前三季度,天津银行业共处置不良资产416亿元。截至9月末,辖内银行业不良贷款率1.25%,同比下降0.15个百分点,低于全国平均水平0.31个百分点。辖内银行业拨备覆盖率226%,同比上升10.58个百分点;法人银行机构资本充足率16.26%,风险化解能力整体较为充足。
服务“五篇大文章”和“天津特色文章”质效持续提升
会上,马英还介绍了天津银行业保险业服务“五篇大文章”和“天津特色文章”的成效。
聚焦科技金融,“科技—产业—金融”新循环试点取得积极成效,目前已有14家银行、3家财险公司,共17家金融机构参与试点。截至9月末,在津银行机构向各类科技创新企业发放贷款余额2704亿元,较年初增长26.83%。辖内保险公司发挥科技保险功能作用,通过数据知识产权被侵权损失保险、知识产权申请费用损失保险、知识产权海外维权损失保险等,为科创企业发展提供风险保障。
聚焦绿色金融,辖内金融机构不断丰富绿色金融产品供给。截至9月末,辖内各银行机构表内外绿色融资余额7578.12亿元,比年初增加965.18亿元,增长14.6%。
聚焦普惠金融,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规模及覆盖面持续扩大,截至9月末,辖内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较年初增加259亿元,新增小型微型企业首贷户20386户。
此外,在产业金融方面,天津银行业保险业接续实施金融服务12条重点产业链发展政策,截至9月末,天津银行业向天津市12条重点产业链发放贷款余额1663.11亿元,同比增长5.2%;天津保险业累计为2360余家产业链企业,提供风险保障超过4300亿元。
马英表示,下一步,天津金融监管局将坚持寓监管于服务,以监管促发展,有力推动各项金融政策措施,特别是党中央、国务院推出的支持经济稳定增长一揽子增量政策落地见效,指导银行业保险业持续加大金融供给、不断优化资源配置、加快畅通资金循环,全力支持天津高质量发展。(中宏网特约作者王敏报道 图片/由主办方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