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网天津10月19日电 天津金融监管局持续做好《关于进一步推动天津银行业保险业做好金融支持恢复和扩大消费工作的通知》(“津11条”)政策出台后续工作,引导天津银行保险机构扩大和优化消费领域金融服务。针对需求领域既雪中送炭,也锦上添花,以金融之力推动释放消费潜能,取得良好工作成效。
破冰开局,激发商品消费新活力。截至2024年6月末,天津银行业与各级地方政府、线上线下商户平台合作发放消费券投入费用248.79万元,核销消费券2.78万张,为各类商户减费让利2954.68万元,带动消费交易额3382.49万元。中国银行积极贯彻落实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要求,推出“中银汽车 焕新分期”“中银家装 安居分期”“中银惠分期”等产品,提供简化审批流程、优惠分期利率和权益增值服务。招商银行掌上生活“汽车生活”平台上线“询底价、限时特价、试驾专区、车主专项”等功能,实现“线上引流、线下导流”,覆盖了客户看车、订车、买车、贷款、售后全周期。该平台免费开放给经销商使用,搭建了客户与经销商之间的桥梁。天津银行构建“国际消费地标—市级特色商圈—区级消费中心—社区便民服务”四级商圈格局,深入了解各级别商圈的发展痛点,提供个性化、一站式解决方案。天津农商银行与市商务局、农委、供销合作社等合作开展“2024天津品质消费农村行 千店亿元惠民购”“乡村焕新嗨购节”等活动;以“消费换新,我选美好生活卡”为宣传语,推出“美好生活”主题信用卡,配套专属权益。
多点发力,培育服务消费新动能。天津银行业支持文旅、会展、节庆消费相关企业471户,贷款余额70.56亿元。天津保险业推出面向交通运输、餐饮住宿、商店展会等消费领域相关保险产品33种,参保4.86万人次,提供风险保障1999.39亿元,高于上年同期655.25亿元。工商银行与天津市文旅局、天津市旅游(控股)集团、天津市渔阳生态建设发展有限公司签署“兴文旅、促消费、共筑文化强国”战略合作协议,助力文旅发展。兴业银行搭建教培机构资金监管系统,与天津知名教育品牌合作打造教育场景生态圈,在缴费系统改造、缴费优惠、学校周边餐饮商户特惠活动、儿童乐园专属权益等方面提供服务。人保财险作为“天津惠民保”主首席承保单位,成功运营惠民保一期、二期项目,并已上线惠民保三期项目;通过“津门惠家保”提供普惠型家庭保障,以及风险减量、紧急救援、家电清洗等延伸服务;创新推进“惠工保”项目,为职工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打造专属抗癌医疗费用保险保障;承保体育赛事、演唱会、展会、食品安全及运输等多种类型责任险,为文体、餐饮、会展、物流等领域提供风险保障。
精准服务,打造品牌特色新优势。天津银行业推进消费领域特色产品和服务共36个,贷款余额合计576.37亿元,有贷款余额的商数12.59万户。天津保险业推出支持消费相关保险产品共73种,参保合计32.24万人次,提供风险保障4719.09亿元。工商银行上线首个二手房资金监管系统“房管家”,实现了“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路”的服务新格局。建设银行和中德住房储蓄银行实现全市首笔跨行“带押过户”业务落地,上半年成功办理4笔合计360万元。天银金租推出天开园专属融资租赁产品“天开易租”,针对初创期和成长期的科技型企业,满足其设备采购及扩大生产线的需求,以融资租赁“活水”滋润科创“幼苗”。英大财险围绕新能源车配套设施风险保障痛点,推出英大充电桩财产保险、英大充电桩充电安全责任保险、英大充(换)电站综合保险,并开通线上化投保平台;针对实习人员流转频繁、人员基数庞大的电子商务等新业态,推出实习期雇主责任保险服务方案;针对灵活就业人员无固定工作单位、无法参与团体人身保险的难题,优化升级4款个人综合意外保险产品。
合作共赢,点燃数字金融新引擎。天津银行保险机构主动寻求合作,实现强强联合,推动数字人民币累计交易664.96万笔,交易金额78.94亿元;支持数字化消费、“互联网+”相关企业422户,贷款余额28.82亿元。建设银行与人保财险合作推出数字人民币收单业务,为客户缴纳保费提供新的缴费方式选择,开展“银保同心,守护安康”数字人民币红包消费活动。长城汽车金融公司与邮储银行合作引入数字人民币还款支付方式,减少三方支付费用,降低财务运营成本,通过数字人民币支付渠道累计支付17512笔,交易额1220余万元。农业银行联合蓟州区下营镇政府在国家4A级旅游景区郭家沟村开展数字人民币示范村建设,为村民提供电费等线上生活缴费场景数字人民币支付渠道,为农家院、民宿、超市等商户开通数字人民币受理环境。兴业银行打造“数币+税务+国库”新模式,与人民银行、税务部门对接,实现数字人民币个人钱包接收退税款业务落地,标志着天津市数字人民币试点工作在税务场景的创新突破。(中宏网特约作者王敏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