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网11月18日电 今天,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国铁设)勘察设计总承包项目——天津地铁10号线一期工程正式开通初期运营。届时,天津轨道交通路网通车里程将增至286公里,运营车站数增至182座,换乘车站增至23座,天津轨道线网辐射能力进一步增强,乘客出行更加便捷高效。
天津地铁10号线一期工程北起河东区屿东城站,南至西青区于台站,全长约21公里,共设车站21座,沿途经过河东区、东丽区、河西区、西青区4个行政区,促进梅江、小海地、海河柳林“设计之都”、张贵庄、太阳城等区域提升发展,途经人文商业生态区、科技教育生态区、生态宜居发展区3大功能区,未来可实现与7条线路换乘,10号线的开通运营既有效缓解了中心城区的交通压力,还进一步提升了广大市民乘客的幸福指数。
天津地铁10号线一期工程线路平面示意图
人文——生态宜居串联生态津城
天津地铁10号线一期工程总体定位为“生态宜居线”,在设计手法、装饰装修、文化艺术车站、特色主题车站中突出简约、大气、活力、生机的风格。16座标准车站提取北方传统建筑“人”字形屋脊形态,表达人性化出行理念。5座主题特色车站一站一景、亮点颇多。
车站站厅层人字形造型形态
中国铁设天津地铁10号线项目总工程师华国海介绍,财经大学站设计中,以“立德树人”为主题,以天津高校景观及建筑为创作背景,绘制春夏秋冬千变万化的美妙景色,展示四季时间的轮回和生命的繁衍不息。整体空间装饰墙顶柱柱体利用空间一体化的设计手法,设计成抽象树的形态,用抽象的树木表达这种成长、培育、立德树人的理念。
财经大学站实拍图
屿东城站结合桥园湿地景观与桥文化生态,展现天津多样的桥文化,彰显“津桥律动”。
津桥律动展示墙
友谊南路站首次采用简约纯粹、内实外美的“裸装”风格,将本色之美发挥得淋漓尽致。
友谊南路站实拍图
环宇道站设计中依托天津地铁的历史发展脉络,展示了天津地铁的起源,多角度多层次呈现原生态的“地铁”文化。广泛运用水流线条辅以灯光装饰,两面总长近300米的《潞河督运图》全景呈现清代漕运的繁忙景象,该站也成为天津地铁首座展现运河文化的主题车站。
潞河督运图实拍图
科技——21项智慧功能全新上线
智慧城轨——环宇道站。该站作为智慧车站的示范工程,实现一键开关站、大客流感知、环境感知、视觉监护、能源管理、故障录波、可视化3D运管平台、智能安检、智能导向、语音购票及问询、特殊人群智能通道、智能客服中心、预案管理启动等21项智慧功能。通过环宇道智慧车站建设,推动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和轨道交通线路建设、运营深度融合,在创新引领、建设“智慧轨道”方面做出了积极尝试。
环宇道站智能客服
智慧列车——蓄电池自牵引系统。华国海介绍,10号线首次增加了列车智能化和蓄电池自牵引系统,通过设计全息化列车状态感知和动态数字化运行环境,使列车具有自检测、自诊断、自决策能力,通过大数据分析,进一步优化检修规程及生产流程,节省人力成本,提高列车安全性和可靠性,以保证地铁车辆安全运行。蓄电池系统,可实现线路牵引供电发生故障时,列车可在超员状态下从正线通过自带蓄电池动力牵引运行到邻近车站清客,大大提高列车的生存能力和救援效率,极大地保障了乘客生命财产安全,为乘客出行提供更安全便捷的服务。
列车内部实拍图
智慧运维——梨园头车辆段。车辆段由乘务智慧管理系统、车辆智慧运维系统以及段场信息化系统三部分组成。集成了正线车辆状态监控及预警、线路重点信息提示、司机异常报警,段内电客车股道停放位置、段场施工管理等功能,分别对乘务、线路、车辆、段场生产进行全面监控,从而实现线路运维的“一屏可控”。
梨园头车辆段
首座“天地换乘”车站——财经大学站。该站受周边环境限制,一侧为1号线区间结构,另一侧为居民区,施工空间极为有限,为最大程度地减少对周边的影响,设计人员通过反复测量计算,打磨出“上下重叠式车站”设计方案,1号线部分为高架车站,10号线部分为地下车站,高度落差达到15米,可以说一个在“天”一个在“地”,为让乘客换乘更便利,车站负一层设置了2段式的5组电扶梯,乘客们可以轻松实现“上天入地”。
宽广明亮的财经大学站换乘厅
(中宏网特约作者王敏报道)
中宏网版权申明:凡注有“中宏网”或电头为“中宏网”的稿件,均为中宏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宏网”,并保留“中宏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