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网11月27日电(记者 吕丽明 韩鹏飞)11月27日,由中国人民大学长江经济带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主办,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IMI)承办的"长江经济带绿色创新发展指数报告(2021)发布会暨第四届长江经济带发展高端论坛"在京举行,来自国内金融管理部门、科研院所和金融实业界的专家学者,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参加会议。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刘伟,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证监会原副主席刘新华先后致辞。
会议现场
论坛会上,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院长庄毓敏发布了《长江经济带绿色创新发展指数报告2021》,据悉,报告由中国人民大学长江经济带研究院、财金学院、环境学院、经济学院、统计学院的跨学科研究团队在庄毓敏教授带领下编写完成。庄毓敏介绍,报告分为三部分,第一是关于绿色创新发展指数的意义和价值,第二是绿色创新发展指数的概况和结构分析,第三部分是政策建议。报告指数具有三大特色,第一,指数综合考虑科技创新和绿色发展,将二者实现有机融合。第二,在绿色创新投入指数中设置二级指标"创新转化"用以衡量绿色创新的转化效率。第三,绿色创新产出子指数所包含的4个二级指标采用层层递进的逻辑进行设置。
庄毓敏发布《长江经济带绿色创新发展指数报告2021》
长江经济带覆盖沿江11省市,横跨我国东中西三大板块,人口规模和经济总量占据全国"半壁江山",生态地位突出,发展潜力巨大。报告通过科学构建综合反映绿色创新发展的指标体系,编制长江经济带绿色创新发展指数,动态反映长江经济带九省二直辖市110个城市的绿色创新投入、绿色创新产出水平,客观评价各个城市的绿色创新发展竞争力。有利于长江经济带各城市准确把脉发展中存在的主要短板和突出问题,对标先进城市,见贤思齐,为长江经济带全流域绿色创新发展提供准确数据参考和科学决策依据。
报告发布后,与会专家纷纷对报告进行解读。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科研部副主任罗蓉表示,报告提出了"绿色创新"这个全新的概念,从绿色创新投入和绿色创新产出两个方面构建分析框架,这对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具有开创性价值。绿色创新发展指数构建的"投入-产出"分析框架,为地方绿色发展指明了方向,有很强导向性和实操性。
中宏网版权申明:凡注有“中宏网”或电头为“中宏网”的稿件,均为中宏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宏网”,并保留“中宏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