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口服务效率有效提升
去年以来,我市持续推进“一网通办”前提下的“最多跑一次”改革,聚焦“一网通办、一窗通办、掌上易办、自助好办、免证快办”赋能政务服务,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跑出企业群众办事“加速度”。
强化平台支撑,推进“一网通办”。依托全区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深入推进系统对接、数据整合、业务协同,实现线上线下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同质量服务,大力提升政务服务“一网通办”能力。全市8368个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和21084个公共服务事项已上线全市政务服务网,全程网办事项覆盖率达到99.22%,即办件比率72.92%,承诺时限压缩比率86.3%,平均跑动次数0.01。
打造数字综窗,推进“一窗通办”。以“零材料、零证明、零跑路”为目标,全面实施综合窗口服务模式,打造“智慧综窗”,推动“收、受、办”前后端分离,实现“一窗通办”。全市共设置“综合窗口”273个,“综合一窗”受理率达84.48%,累计办件量达到92.22万件。
丰富服务渠道,推进“掌上易办”。依托“蒙速办”移动端,将智慧政务平台办事功能延伸到指尖,通过办件查询、办事预约、咨询投诉等功能模块,办事企业和群众只需“点”和“选”即可轻松实现“查”和“办”。“蒙速办”移动端共接入特色应用370个,新增企业群众需求度高的政务服务应用82项,累计办件量达到11.41万件。线下推动服务窗口前移,集成营业执照、税务、司法、民政等部门的自助服务设备,设置24小时自助便民大厅,实现了1227项高频事项可查可办。新增政银合作网点167个,住房、公积金、医保全部业务实现银行网点可查可办,15分钟政务便民服务圈基本形成,大幅度提升企业和群众办事体验。
聚焦智能辅助,推进“自助好办”。在市、旗县区设立政务服务自助大厅,设置24小时自助服务专区,实现市、旗县政务服务体系全覆盖,为企业群众提供“不打烊”自助式便民服务。目前,已实现1227项高频事项可查可办。创新“政银企”合作模式,2023年新增人社业务26项、新增政银合作网点167个,住房、公积金、医保全部业务实现银行网点可查可办,15分钟政务便民服务圈基本形成。市本级39个部门1315个事项开展周末延时服务,累计提供延时服务2.49万次。
加快数据共享,推进“免证快办”。推动市住房公积金、不动产登记等20个垂建业务系统676个事项实现了数据共享,推进电子证照、电子印章的签发归集,已完成932枚电子印章备案、174类252万个电子证照的归集,658项政务服务实现“减证办”“免证办”,办事群众通过“扫码亮证”等方式累计减免电子证照4300余次,调用电子证照1151万次,凡是通过电子证照系统可以获取的信息,不再要求企业群众提供相应材料,极大地提高了企业和群众的办事效率。(记者 黄景莲/文 张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