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网内蒙古7月5日电 初夏时节,巴彦淖尔临河区国营新华林场绿树成荫、鸟语花香。北疆林场,畅享绿电催动碱滩变良田、荒漠变林海。新华林场成为祖国北疆治沙造林典范,也让这瀚海奇迹与万家灯火结下不解情缘。
沙海送绿电
1960年,第一代林场建设者听从党的召唤,在“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上艰苦奋斗、甘于奉献。“还记得那时候林场工人用柴油机发电,每天用电时间仅有两个小时,夜晚陪伴他们的只有昏暗的烛火。”在巴彦淖尔供电公司农垦供电分公司图克供电所工作40余年的老员工刘杰回忆道。“为能把电送到林场去,大家扛、拉、拽……纯人工架设乡村线路,线路架设到哪里,就一起吃住在哪里,风餐露宿,风雨同行……”
农垦供电公司工作人员交流研讨用电方案
心中有理想,脚下有力量。1989年7月,25千米10千伏电力线路终于架通,新华林场从此结束“无常电”历史。“我们刚来林场时,电不仅限量供应,还时不时跳闸。如今,我们以乡村电网改造升级为契机,2020年至今已改造10千伏线路32.3千米,林场供电能力不断提升!”林场电力网格经理魏敏捷介绍道。目前,林场共有10千伏线路3条,总长度180千米,配电变压器219台,总容量24500千伏安。
坚守“靓”初心
从一棵松到万亩林,新华林场凝聚着三代造林人的忠诚和执着,也坚定了蒙电人做尽职尽责“守绿人”的初心。
农垦供电公司检修人员前往新华林场开展夏季输配电线路安全隐患排查
该供电公司坚决把不断满足林场人对美好生活的用电需求作为奋进力量,探索推进供电网格与政府网格“双网”融合共建,实现供电服务“多网合一”、村民诉求“一网解决”,大大提升了林场人的幸福感和满意度。“他们都穿着红马甲,远远望去特别显眼,只要是跟用电相关的事情,找他们都好使。”临河区乌兰图克镇村民朱殿英一脸幸福地说道。该供电公司还率先启动覆盖乡镇社区的“光明会客厅”建设,打造家门口的“便民服务站”,村民用电基本实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
从漫漫黄沙到茫茫绿野,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林场精神激励着一代代蒙电人秉承“点亮林场守卫北疆”的责任情怀,践行服务绿色生态文明建设使命,输送清洁电能,续写绿色传奇。(巴彦淖尔供电公司营销服务部 农垦供电分公司)
中宏网版权申明:凡注有“中宏网”或电头为“中宏网”的稿件,均为中宏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宏网”,并保留“中宏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