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网内蒙古4月26日电 为营造更优营商环境,更好地服务企业,为异地企业提供更加便利的缴税通道,国家税务总局巴彦淖尔市税务局立足税收协同共治,探索纳税人异地电子缴税新模式,成为自治区范围内首个实现跨省异地电子缴税的税务单位。自异地电子缴税在巴彦淖尔市成功落地以来,全市已有10余家商业银行与纳税人签订异地缴税协议,缴税时间由原来的至少20天缩短到2至3天,税款入库时间也由原来的至少5个工作日缩短到1个工作日完成,企业缴税更加便利,缴税成本大幅降低,税款入库效率显著提高。
打破壁垒、协同联动部门精诚共治保运转
跨省异地电子缴税是在不改变现行属地管理、就地缴库的征缴体制下,纳税人因异地经营的需要,在经营地发生涉税项目并进行纳税申报后,通过财税库银横向联网系统,将税款从经营地以外的银行结算账户跨省缴入经营地国库。以往办理这项业务,企业办税人员跨省缴税要在两省、税务和国库部门往返,税款入库环节多、链条长、耗时长,费用开销大、成本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巴彦淖尔市税务局与人民银行巴彦淖尔分行大力推行跨省异地电子缴税业务,突破地域限制,成功实现跨省网签三方协议、异地税款申报、缴税、入库的全流程电子化办理。开通跨省异地电子缴税业务,解决了税票与资金到达国库时间不同步、人工传递税票时间长等问题,为企业、税务部门和银行之间搭建了一条安全高效的缴税通道,有效降低了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
异地电子缴税是巴彦淖尔市税务、国库、银行三部门落实“放管服”改革、大力优化营商环境的务实举措,也是税务部门全力推动税收精诚共治体系建设的具体行动。巴彦淖尔市税务局按照“精诚共治”要求,不断推动“党政领导、税务主责、部门协作、社会协同、公众参与、国际合作”税收共治新体系,通过与财政、国库、商业银行等多家单位密切配合,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建立常态化部门沟通协作机制,着力解决异地电子缴费过程中的各项难题,实现了异地电子缴税试点工作的平稳有序开展。
反复试验、破解难题逐步形成可复制经验
为拓展异地企业电子化缴税新途径,巴彦淖尔市以临河区税务局和市中心支库为试点单位,协同商业银行、异地企业共同参与、协调联动,跟踪监测、试点推进、解决问题,最终解决了异地企业缴税电子化中的堵点和难点。2021年6月,通过税务部门、国库、商业银行三方联动、优化流程、技术攻关,跨省异地电子缴税成功在巴彦淖尔落地。2022年6月,在试点运行的基础上总结出了一套完整的异地电子缴税操作流程。2023年4月,通过近三年的运行,税务部门联合国库部门强化问题导向,反复研究、模拟推演,扎实开展业务论证和业务实践测试,解决了三方协议无法签通、清算行划款失败、企业缴税信息无法查询等5类53项问题,通过梳理分析问题案例,总结形成了规范化操作模板,细化和规范异地缴税操作流程,编写了《外出经营跨省报验户内蒙古电子税务局操作指引》,对每一个注意事项和操作要点进行重点提示,为纳税人顺利申报缴税提供了“说明书”,也为税务、国库、银行三部门创新完成了服务异地纳税人的可复制推广的成功经验。
信息铺路、数据搭桥持续探索惠民便民新举措
异地电子缴税存在银行端申报查询电子缴税和异地企业实时电子扣税两种途径,均可打破省内省外异地缴税划分界限,纳税人可以根据自身经营管理体制和账户开立状况灵活选择,并通过电子税务局平台予以实现。两种电子缴税途径,基本可以全面覆盖当前国内异地电子缴税业务,其中实时扣税可实现“一次不跑”,银行端申报查询缴税可实现“只跑一次”,确保政策红利第一时间直达市场主体。经过近三年来的摸索和大量测试,巴彦淖尔市实现了异地电子缴税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的突破,覆盖范围也从临河区扩大到全市7个旗县区和开发区、口岸等地区。该项业务的推行,有效解决了跨省纳税人在税务、银行、国库“两地三头跑”的难题。三年间,全市累计成功办理跨省异地电子缴税1748笔,涉及税款达5673万元,覆盖河南、河北、江西、银川、北京、广州等十余个省市50余家商业银行营业网点,办税成本大大降低。
今年以来,国家税务总局巴彦淖尔市税务局持续推进便民办税春风行动,依托发票电子化改革试点工作契机,在诉求响应提质、政策落实提效、精细服务提档、智能办税提速、精简流程提级、规范执法提升等方面推出了6类42条便民办税缴费举措,通过一个个具体务实的举措,真正为纳税人办实事、解难题。接下来,巴彦淖尔市税务局将继续深化纳税服务创新思维,依托两地电子税务局和税企互动平台,筛选出跨区经营企业,开展税费政策精准推送,为两地企业带来“同城、同感、同质”的办税体验,助力营造全区一流的营商环境。
中宏网版权申明:凡注有“中宏网”或电头为“中宏网”的稿件,均为中宏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宏网”,并保留“中宏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