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网内蒙古4月7日电 “有了你们的无私帮助,我们沙窝窝地里的庄稼终于得救了,再不用愁浇水问题了!”4月2日,农垦供电分公司迎来了一位来自巴彦淖尔市临河区新华镇民益村三组的张勇家庭农场负责人郝志强,一进门他就激动地握住了该分公司负责人的双手,并递上了一封感谢信。信中不算整齐的笔迹间无不透露着一位朴实村民对庄稼能够喝上“放心水”的感激之情。
没等坐稳,郝志强就滔滔不绝地讲述着藏在感谢信背后的暖心故事。“我们村在临河区新华镇民益村的沙窝里,土地干旱严重,再加上盐碱的侵蚀,土地缺苗断垄,村民年年为收成犯愁。就在大家一筹莫展之时,遇到了农垦供电分公司份子地供电所的电力人员。”谈到当初与电力人员对接的亲身感受,郝志强又一次紧握该分公司负责人的手,满脸欣喜地说道:“当天,供电公司安排工作人员到我们村进行勘查,决定为我们采取机井上电灌溉,仅仅两周的时间,投资41.03万元,新建0.4千伏线路1.85公里,建设12米水泥杆39基,为我们装上了电表并接通了三相电。看着白花花的水流入田间,村民们乐开了花!把村里的老人都高兴坏了!”说到这里,郝志强的泪水在眼眶里直打转。
巴彦淖尔市现有耕地面积1360万亩,其中旱地面积达41.31万亩。“哪里有井,电就通到哪里,我们要竭尽全力解决有井无水难灌的问题!”该分公司负责人在与民益村召开灌溉规划和项目储备会时坚定地说道。
农田灌溉,电力先行。为帮助辖区村民彻底解决耕地灌溉难问题,农垦供电分公司电力人员奋战在抗旱保电一线,全面整理每一眼通电机井的详细信息,并科学合理制定“一井一策”实施方案。同时,与水利、农业等部门联合成立机井通电工程领导小组,建设专用配电房,采用低压地埋线,在机井口设置地埋线出线小井房,实现农业排灌送电到井口、负责到井口、服务到井口,切实解决旱情期间农户用电的各项问题。2017年至今共完成802眼机井通电任务,万亩农田终于喝上了“增产水”,每亩地比之前多增产200斤,增收500元。
如今的民益村,大家齐心协力搞种植,增收致富奔小康,生活过得美滋滋。“感谢信上沉甸甸的字,既是对我们工作的肯定,更让我们看到了身上所担负的责任。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充分发挥电力优势,全心投入到乡村振兴工作中,为村集体谋利、为群众谋福。”该分公司负责人说道。(王馨伟)
中宏网版权申明:凡注有“中宏网”或电头为“中宏网”的稿件,均为中宏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宏网”,并保留“中宏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