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头市司法局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多措并举,不断探索创新工作模式,为广大企业和群众提供均等性、普惠性、便利性的法律服务,为打造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作出积极贡献。
搭建涉企法治体检中心
聚焦优化法治营商环境的精度
认真落实《包头市打造“包你放心”法治化营商环境二十条措施》,以“三坚持”服务推动企业健康发展。坚持平台助力,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设立“涉企法治体检中心”,围绕法律政策宣讲解读、法治环境保障、企业合规指导等多个方面开展涉企法治体检,为民营企业法治体检500余次。坚持融合发力,成立包头市稀土产业链和硅产业链“法律服务联盟”,发挥法律服务在提升全市重点产业链供应稳定性、安全性和竞争力方面的专业作用。公证法律服务团队深入近百家企业开展联系走访,与50余家企业签订公证法律服务协议书。坚持借力用力,律师事务所与工商联所属商会强化联系合作,组建“涉企法治体检服务团”,年均开展民营企业法治体检600次以上。
开展行政机关法治体检
拓展优化法治营商环境的深度
积极开展全市重点行政执法部门。“法治体检进机关”工作,以“三坚持”原则纠治执法问题。坚持真抓实干,梳理出“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法律法规的实施情况”等12项内容,列入“法治体检”项目清单。坚持真情服务,细化体检项目,列出体检项目清单,对全市90家行政执法部门开展全方位深层次的“法治体检”。坚持真督实考,对被“体检”单位在法治建设工作中的短板弱项,直击要害、对症开方,通报问题490项。督促落实整改,全力推动包头市法治政府建设进程。
发挥公证职能保护知识产权
延展优化法治营商环境的广度
建议指导公证行业主动提供知识产权保护服务,以优质的服务解决企业产权问题。搭建平台,保障服务。包头市司法局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共同设立自治区首家“知识产权公证服务站”,全方位提供维权取证、证据保全、纠纷调解、法律咨询、宣传培训等服务。电子存证,高效便民。上线“天信证据中心APP”,提供以知识产权为主的保全证据公证以及电子存证业务,充分发挥保全证据、提存法律意见书等公证职能手段。入园进企,上门服务。全市10个工业园区全部挂牌成立“知识产权法律服务点”,组织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驻站服务,为企业提供法治体检、知识产权保护等多项法律咨询指引服务。目前,包头市知识产权服务站共受理知识产权案件95件,调解22件,成功16件。
推行柔性执法“免罚轻罚”
释放优化法治营商环境的温度
柔性执法,“不罚”胜“有罚”刚柔并济,方能贤亲佞畏。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既要保持执法温度又要体现执法力度。从2021年开始,包头市先后公布“免罚轻罚”清单1.0、2.0版,升级实施3.0版,将清单事项具体化、标准化,体现亲商明线,把握法治底线,促进执法人员实现“精准”执法。各执法部门通过运用政策辅导、行政建议、警示告诫、规劝提醒等方式,帮助企业强化合规意识。柔性执法有温度也不失力度,情理兼顾,让法律更好得落实,入人心,实现良法善治。目前,32家市级执法部门公布免罚事项333条,轻罚事项409条,办理相关案件10492件,案件涉及金额8000余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