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网内蒙古12月2日电 为推动东北全面振兴,2021年8月,按照国务院国资委“振兴东北央地百对企业协作行动”决策部署,内蒙古电力集团包头供电公司与传统友好单位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青岛供电公司成为央地百对企业协作行动唯一一对电网企业组合,拉开了央地共建、携手发展的序幕。协作交流以来,内蒙古自治区国资委、国家电网公司高度重视,给予全程指导和支持。内蒙古电力集团、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周密组织,推动双方构建起高效协同的常态化工作机制,着力打造央地百对企业协作行动的示范样板。
对标一流、互学互鉴 探索国企协作新机制
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包头供电公司坚定践行集团公司建设世界一流现代化能源服务企业战略目标,以全面对标青岛供电公司为抓手,构建了“三横八纵”对标工作体系,确立“管理提升”“指标提升”两个着力点,设定对标指标、管理提升任务、管理诊断分析、对标成果四项清单,建立“例会、评价、激励、培训、宣传”五个保障机制,形成了央地国企对标新机制。
2021年以来,通过实地调研、视频会议、电话沟通等“一对一”方式,与青岛供电公司精准对接,全过程跟踪短板领域改进,目前已有341项管理提升对标项目稳步高效推进,各领域管理水平得到有效提升。通过深入学习青岛供电公司电网规划和建设的先进经验,2022年创纪录265天建成投运英华500千伏变电站,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主要领导两次作出重要批示,要求总结推广成功经验。
创新驱动、数字赋能 构建联合攻关新模式
包头供电公司坚持“四个蒙电”发展定位,吸收应用青岛供电公司分区分站新能源消纳和储能布局等研究成果;交流分享包头市光伏“领跑者”项目配套电网工程建设等工作经验,围绕重点课题合力开展技术攻关,以国家重点项目“配电网业务资源协同及互操作关键技术”青岛落地示范为基础,共同研究分布式能源大量接入配电网管控技术,协同推进配电能源互联网建设。共同开展管理创新,合作研究的两项成果(《基于业务驱动刚性柔性融合的电网企业多维组织体系建设与实践》《电网企业经济活动分析管理体系构建与实施》)分别获评山东省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一等奖、二等奖。
畅通循环,联通数字电网关键载体。围绕大数据、新基建等领域深入交流合作,重点攻坚5G+北斗无人机智能巡检系统等电网企业5G技术应用。在信息运维、网络安全管理等方面联合开展技术攻关,围绕信通智能运维管控体系构建等前沿业务深度合作,已在重大活动保电、信息通信运维保障等业务中得到成功应用。
资源共享、产学研用 创新人才培养新路径
固化“产学研用”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深入学习青岛供电公司在人才队伍建设、绩效管理、班组管理等方面先进理念。与青岛供电公司联合开展内训师素质能力提升班,由国网“金牌讲师”、专家人才亲自授课。依托青岛供电公司各类平台,深度学习电网运行管理先进技术与成熟经验,不断提升人员专业能力。
按下“柔性人才”培养“加速键”,搭建人才联合培养平台。制定覆盖安全生产、营销服务、综合党群等全专业的干部人才挂职锻炼和专业技术人员实地交流方案,选派49名青年干部、拔尖人才赴青岛供电公司挂职,组织174名基层班组长赴青岛实地学习交流,有效提升各专业人才综合素质能力。
党建引领、服务融合 激发地方发展新动能
党建凝聚合力,央地共谋发展。签署党委共建协议书,深入开展党委共建、支部联创活动,共同策划“党建+”视频学习会10次,举办央地党建交流暨世界一流企业创建协作交流活动,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线上联学,强化先进典型互学互鉴。着力构建新时代“大党建”工作格局,深入学习交流融合党建和志愿服务经验做法,制定“党建+安全生产”“党建+工程建设”“党建+营销服务”“党建+科技创新”四个标准化作业指导手册,统一建设“包头供电公司鸿雁共产党员服务队”,切实促进生产经营工作优质高效完成。
“央地融合”擦亮电力营商环境“新名片”。充分借鉴青岛供电公司推动政务服务平台与电力营销业务系统互联互通、电力行政审批关联事项“一链办”等典型做法,持续优化低压客户用电报装“三零”服务(“零上门、零审批、零投资”)及高压客户用电报装“三省”服务(“省力、省时、省钱”),完善政企协同联动工作机制,2022年节约客户用电成本3.1亿元,2023年11月11日,用时315天,当年供电量即突破600亿千瓦时,为包头市打造“世界稀土之都”“世界绿色硅都”,助力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便捷高效服务。
包头供电公司将牢记初心使命,锚定奋斗目标,全面落实内蒙古电力集团“1469”中长期发展战略,携手青岛供电公司共同打造央地协作典范,全力推动双方企业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为服务两地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李沣轩 刘洋)
中宏网版权申明:凡注有“中宏网”或电头为“中宏网”的稿件,均为中宏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宏网”,并保留“中宏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