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网内蒙古8月25日电 营商环境集中体现了一个国家或地区发展的软实力,是稳定市场信心、激发经济发展活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综合协调部门,近年来,青山区发展改革委始终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应变局、开新局的关键之举,聚焦市场主体,着眼激发市场活力和维护公平竞争两大核心,不断优化办事流程,深化服务理念,提升服务效能,助力打造“包你满意”“青你放心”品牌,让青山区优化营商环境跑出“加速度”。
优化审批流程,塑造经济发展新优势
坚持把项目审批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磨刀石”,围绕推进重大项目超前服务、精准施策,保障项目加快落地。一是公开审批流程。印发《发展改革委行政审批服务手册》,并将服务指南进行上墙公示,推动审批服务便民化、透明化、公开化。二是深化审批制度改革。聚焦项目审批服务的“卡点”、企业办事的“痛点”,精简优化审批程序,通过“一放三减”对涉及28个部门的490项外部事项进行了审批精简,依申请六类事项缩减时间占比达到90.07%,全程网办占比达到98.15%。持续开展“减环节、减材料、减周期”专项行动,确保企业“一件事一次办”。目前,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全部通过内蒙古自治区投资项目在线审批办事大厅网上办理,同时所有事项已入驻青山区市民大厅窗口办理,实现审批事项“一窗办理”、非涉密项目“一网通办”(即一网告知政策法规、一网受理审批申请、一网办结审批事项、一网公示审批过程和结果),办理时限进一步缩短至审批(政府投资项目)3个工作日、备案1个工作日。三是加速项目能评办理。按照《内蒙古自治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实施办法》有关要求,尽可能减少节能报告审批时间。对于由区发展改革委审批的年综合能源消费量在1000(含)—3000(不含)吨标煤的项目,企业完成节能报告后,区发展改革委第一时间进行预审,之后组织专家进行评审。评审通过后半天内完成批复;对于由自治区和包头市发展改革部门审批的项目,通过“一对一”精准服务、“线上+线下”沟通交流、“赴呼进委”协调推动的方式,组织专人全程协助企业解决各环节存在的问题,最快曾在半个月的时间里取得了3个重点项目的能评批复,为项目如期开工提供了坚强保障。
强化服务保障,跑出项目建设新速度
坚持把服务项目建设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核心内容,在全力冲刺项目建设的同时,不断提升服务水平,为全区高质量发展蓄力赋能。一是突出“快”字抓推进,项目建设“量质”齐升。严格执行“主要领导亲自抓、班子成员具体推、股室成员全力办”的工作机制,通过实地调研及电话访问的方式与责任单位对接,听取施工建设进度、及时了解困难诉求。针对个性问题,由责任单位牵头,会同包联领导和项目业主共同予以解决;针对共性问题,召开专题会议,会同各责任单位及职能部门予以共同解决处理。同时将区级无法解决的问题报送市发展改革委,请求市级层面给予帮助,推进项目尽早开工建设。2023年,全区开复工重点项目92个,项目手续办结率及开复工率均达到100%。二是突出“质”字抓机遇,对上争取有力推进。准确把握国家政策导向,及时掌握各类政策信息,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老旧小区改造、基础设施等领域,领导班子多次与上级部门对接、协调,汇报项目申报情况、项目实施的紧迫性和必要性,全力争取政策资金支持。2022年为春光四区、富七小区等6个老旧小区改造项目,争取到保障性安居工程2022年中央预算内资金9900万元,为自治区单体支持最多的一次。2023年领导班子先后6次赴呼进委,了解中央预算内资金、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的政策要求和资金投向,提前掌握信息,提前储备项目、策划项目,并为8个燃气管道老化更新改造项目和5个保障性安居工程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全部争取到中央预算内资金,共计1.4027亿元,位居全市第一。三是突出“稳”字抓落实,项目成果日益显著。对每个项目制定建设进度计划安排表,根据责任单位上报情况汇总重点项目总表,并对每个项目制定手续办结计划表,及时跟进督促项目进度。抓好项目梯次建设,在谈项目尽快落地,确保项目按期开工,对签约落地的项目,积极协调解决项目要素保障、开工建设中的问题困难,争取专项债券建设标准化厂房,缓解园区工业用地紧张问题,打造更优综合发展空间。今年4月初,33个续建项目、59个新建项目已全部开复工,开复工时间比去年同期明显提前。
加强信用体系建设,打造诚信营商新环境
坚持以优化营商环境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强化信用体系建设,推动市场秩序明显好转。一是搭建平台,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初步形成。建立青山区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归集增信信息、不良信息等,整合公共信用信息,全区22家成员单位借助平台共享信用数据,开展信用体系工作。二是完善制度,信用工作有章可循。制定《青山区归集信用承诺及履约信息的实施方案》,梳理信用承诺工作重点任务,明确工作开展要求,建立信用承诺保障机制,实现监管信息公示和共享利用,截至目前,青山区信用信息共享平台(非涉企)“双公示”信息归集行政许可13312条,行政处罚530条。三是加强培训,信用体系建设稳步推进。不定期召开信用体系培训和信用体系工作推进会、着力强化各成员单位信用承诺工作业务水平,提升信用体系工作效能。同时按照全市信用体系工作统一部署、整体排名,结合我区信用体系平台后台数据,定期对各成员单位信用承诺工作开展情况进行通报,确保信用承诺工作不掉队。今年第二季度,青山区城市信用监测排名在全自治区104个旗县区排第5名,城市信用监测综合指数82.66分,在全市位列第一。
中宏网版权申明:凡注有“中宏网”或电头为“中宏网”的稿件,均为中宏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宏网”,并保留“中宏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