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9月3日召开的第十届内蒙古“草原英才”高层次人才合作交流会暨呼包鄂乌人才创新创业周包头分会场活动启动仪式上获悉,为全力打造具有包头特色优势的人力资源服务产业体系,使包头成为让各类人才近者悦而尽才、远者望风而慕的城市,我市出台一揽子政策措施,从支持人力资源产业发展、产业园建设、招商引资和培育本土品牌、鼓励机构招才引智、加强从业人才队伍建设五个方面,加快推进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
在支持产业发展方面,鼓励各旗县区采取政府股权投入、建立产业基金等方式支持人力资源产业发展和园区建设,统筹各级各类就业资金用于支持人力资源产业园建设和平台建设等。
在产业园建设方面,鼓励各旗县区创建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对入驻产业园的人力资源机构,将其年度地方财力贡献的市本级留成部分通过年终体制结算100%奖补属地旗县区。
在招商引资和培育本土品牌方面,对招商引进入选全国服务业500强、人力资源服务机构100强榜单的企业和自治区级骨干企业或诚信示范机构,给予一次性10万—20万元入驻奖励。加强自主品牌建设,开展“全市人力资源服务业10强”评选活动,对在我市注册创建为“全国人力资源诚信服务示范机构”的,分别给予5万—10万元奖补。
在鼓励机构招才引智方面,充分发挥人力资源机构市场化引才作用,对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为我市用人单位刚性引进各类人才的,给予最高50万元资金奖励,其中:按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为我市用人单位引进两院院士(团队)的,每引进1人(团队)给予50万元一次性奖励;对引进国家级、省部级专家(团队)的,每引进1人(团队)给予20万元一次性奖励;引进博士、副高和高技能人才的,引进5人(团队)及以上的给予10万元一次性奖励;引进其他各类专技人才及技能人才30人及以上的,按照每人500元给予引才奖励,最高奖励不超过5万元。
在加强从业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将加强行业领军人才培养,多层次举办从业人员培训,鼓励从业人员参加专业技术资格评价,提升专业化、职业化水平。同时,给予行业高层次人才经济贡献奖励,对符合条件的,给予个人所得税返还奖励。
伴随着我市一批新项目纷纷落地,重点企业、产业不断提档升级,市场化人力资源配置需求日益旺盛,为我市推动和发展人力资源服务业带来了新的机遇。今年以来,按照市委、市政府建设“四基地两中心一高地一体系”部署和“一业一策”三年行动计划总体要求,市人社局将人力资源服务业纳入“一业一策”调度推进,在广泛学习借鉴先进地区、同等水平城市的经验做法,立足包头实际,进行深入调研、多方论证的基础上,出台了人力资源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支持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十项措施、市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管理办法等政策措施,通过引进集聚、服务保障等举措,力争到2025年,建成自治区级产业园,培育百亿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集群,打造黄河“几”字弯都市圈人力资源产业集聚中心。
第十届内蒙古“草原英才”高层次人才合作交流会启动
9月3日,第十届内蒙古“草原英才”高层次人才合作交流会暨呼包鄂乌人才创新创业周包头分会场活动启动。
活动中,我市发布支持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政策,并发放了首笔800万元“人才贷”,举行了2022·第三届中国包头人力资本产业发展论坛暨市级人力资源产业园授牌仪式。在接下来的6天时间内还将举行创新创业大赛、人才项目对接交流活动等共计4个板块6项活动。
我市发放首笔“人才贷”
9月3日,在第十届内蒙古“草原英才”高层次人才合作交流会暨呼包鄂乌人才创新创业周包头分会场活动启动仪式上,一个环节分外亮眼——内蒙古博特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国家级海外高层次人才王亚雄教授获得首笔“人才贷”。
“这笔800万元的资金对于企业下一步的业务拓展、市场拓展以及新技术的开发应用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王亚雄说。
王亚雄告诉记者,贷款办理过程很顺畅,在一个月的时间内就办好了所有手续。这笔贷款对于企业来说是及时雨,更是信心的加持。
据兴业银行包头分行党委书记、行长李楠介绍,“人才贷”是兴业银行总行2022年基于“技术流”评审体系推出的创新产品,该产品主要聚焦国家级、省市级的科技领军人才,把人才价值量化作为信贷审批依据,为人才所服务的企业提供500万-2000万元的信贷额度支持。
在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兴业银行包头分行的共同推动下,今年8月,我市成功获批全国第一批、自治区首个“人才贷”试点城市。
“‘人才贷’有别于传统的以资产抵押为主要担保模式的信贷产品,其在支持轻资产、初创期、科创型企业方面具有示范作用。下一步我行将在包头市乃至自治区范围内大力推广该产品,支持科创类企业发展壮大。”李楠说。
“首笔‘人才贷’的成功发放,是包头金融活水助力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的一项重大举措,充分体现了包头市对高层次人才的关心与价值认同,真正为有志之士、有才之人创新创业提供了有力支撑。”市委组织部人才工作科科长邵中健介绍,近年来,包头市先后推出中高端人才引育、青年人才引进、高层次人才服务和重点产业博士硕士招引、重点企业精准服务、支持稀土产业人才发展等6项“人才新政”,设立1亿元专项经费和2亿元自治区首支人才创投基金,全力打造近悦远来的人才生态。目前依托已建成的各类产学研用平台和域外研发机构,共汇聚海内外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447名。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聚焦主导产业、优势特色产业,充分发挥技术、平台、人才、市场的集成优势,全力构建‘五位一体’新时代包头人才工作新格局,构筑起海内外英才向往集聚的发展高地、创新蓝海、创业热土、圆梦之城。”邵中健告诉记者。
内蒙古人才科创大数据平台项目启动
9月3日,在第十届内蒙古“草原英才”高层次人才合作交流会暨呼包鄂乌人才创新创业周包头分会场活动中,内蒙古人才科创大数据平台项目正式启动。
据了解,该平台为内蒙古人才发展集团联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机学院、国家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合作开发的数字化人力资源平台。平台集招才引智与产业衔接、人才服务与管理为一体,将打造成为包头市乃至自治区范围内的“人力资源大脑”,提升人力资源市场配置水平。
据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研究员、国家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总工王德庆介绍,平台实时汇聚了全国3000多所高等院校、6.5万家科研机构以及全国27.5万家高新技术企业中的科研专家团队信息,可以帮助政府、科研机构和企业快速精准地匹配到所需的人才资源,解决长期以来存在的人才资源分布不清晰、人才引进不精准、人才服务不到位、人才实时监测难等问题。
“该平台相当于一个智库,如果我们的产业发展需要寻找高端人才,可以通过智库进行精准地查询和匹配。此外,围绕我市人才发展以及重点产业、事业的发展,平台也会提供一个人才的梯队,供我们进行参考和引进。”市委组织部人才工作科科长邵中健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