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营商环境进一步,经济发展赢先机!眼下,包头市全市上下正在凝神聚力打造一座“包你满意”的“移动办事之城”。从“夯基垒台”到“积厚成势”,从高位推动到上下贯通,从齐抓共管到部门合力,以自我革命的精神、刀刃向内的勇气,把市场评价作为第一评价、以企业感受为第一感受、视群众满意为第一标准,新招不断,实招叠出,将优化营商环境向纵深推进。
闯关夺隘拓新局,正是扬帆搏浪时!一路走来,包头市各部门齐心协力,对标一流,以“四办”为画笔,以改革为底色,聚焦企业群众办事中的堵点痛点难点,通过一条条举措,一个个方案,跑出便民利企“加速度”,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引擎”,一幅“包你满意”的“移动办事之城“的工笔画正在鹿城大地精细描摹。
中宏网内蒙古10月25日电 2020年至2021年上半年,人行包头市中心支行保持稳健的货币政策,科学把握逆周期调节力度,全面做好“稳企业、保就业”工作,积极提高履职水平,有力促进了地区经济的平稳健康发展。
为疫情防控、复工复产和稳企业、保就业提供金融支持
全力推动金融支持疫情防控、复工复产。在人总行陆续出台3000亿、5000亿和新增10000亿再贷款再贴现专用额度政策后,第一时间将政策传达至各相关金融机构,完成全国重点疫情防控企业的对接联系。截至11月末,全市再贷款余额3.14亿元,比同期增加2.64亿元;年累放3.14亿元,同比增加2.64亿元,其中:专用额度支小再贷款发放2.92亿元,专用额度支农再贷款发放0.21亿元。共使用专项再贷款资金向东奇面粉等6家全国性疫情防控重点企业发放优惠贷款7214.77万元,贷款加权平均利率2.55%(财政贴息后,企业实际融资成本仅为1.28%)。
创新推动金融支持稳企业、保就业工作。通过实施“五个对接”,做到“五个强化”,创新推动金融支持稳企业保就业工作全面开展。牵头以包头市政府文件印发了《包头市金融支持稳企业保就业实施方案》。采取召开包头市金融支持稳企业保就业工作会议和专题会议、开展企业名单“周推送、周报送”活动、建立内外部双协调机制、专场对接银企单位等措施,引导督促金融机构主动对接企业融资需求,精准解决企业融资难题,扎实服务实体经济。重点支持企业数据库入库企业898户,个体工商户14009户,向开户行推送企业886户,获得贷款111.89亿元,支持稳就业7.9万人。同时,包头市中心支行与内蒙古金融综合信息平台合作,通过平台进行二次推送,共完成149次推荐,发放3100万元贷款。《金融时报》《包头日报》《包头晚报》等媒体分别对该行金融支持稳企业保就业工作开展情况进行宣传报道。
重点推动普惠小微贷款阶段性延期还本付息和信用贷款两项直达实体经济政策落实工作。通过召开推进会议、下达任务目标、加强重点督导、开展政策宣传,全面推进了两项直达实体经济政策的落地落实。组织全市14家地方法人金融机构累计为476名相关工作人员开展内部政策培训115次,培训人员1176人次,利用新闻媒体、银行网点、微信公众号、手机APP开展政策宣传43次,召开督导会26场,上门督导金融机构30余次,取得较好的效果。6-12月,全市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共对12.68亿普惠小微到期本金实施了延期,延期率41.99%;累计发放普惠小微信用贷款3.46亿元。截止到12月末,包头市14家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共支持633家企业办理普惠小微贷款本金延期11.76亿元,其中5.07亿元已完成延期工具操作,已向7家金融机构发放激励金额358.25万元。
组织制定“七个方案” 充分发挥抓手作用
持续加大民营小微企业支持力度。制定并向金融机构印发《包头市金融支持民营小微企业工作推进方案》,开展深化民营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试点城市工作,持续对全市金融机构落实小微企业信贷政策进行督导,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民营小微企业信贷支持力度,民营小微企业贷款余额持续增加,贷款覆盖面不断扩大。截至12月末,小微企业贷款余额344.71亿元(不含蒙商银行),较年初增加37.70亿元,增长12.28%,普惠小微贷款余额134.79亿元(不含蒙商银行),较年初增加21.64亿元,增长19.13%。同时对辖内民营企业进行筛查,筛选上报6家符合发债条件的企业,引导优质的民营企业进行债券融资着力缓解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
积极推动农村抵押贷款推广工作。出台《包头市全面推进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业务实施方案》,推动土右旗该项贷款投放量持续加大,九原区实现业务零突破,固阳县农村信用联社依托“金土地”综合服务平台发放首笔农地抵押贷款。前11个月累计发放3.54万笔、12.58亿元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截至11月末,农地抵押贷款余额1264亿元、比年初下降1959万元,实现包头市农地抵押贷款业务“扩面”目标。
大力开展活体牲畜质押贷款业务。向金融机构下发《关于印发<包头市深化活体牲畜质押贷款业务推进方案>的通知》(包银发〔2020〕31号),加强同农牧局接洽沟通,并深入到辖内金融机构进行专项业务督导。截至11月末,共有12家金融机构已在本市开办活体牲畜抵质押贷款业务,活体牲畜质押贷款余额共计3.48亿元,较年初增长152.2%,活体牲畜质押贷款平均利率为7.17%,抵押牲畜103.1万只,畜种涉及牛、羊、马、猪、驴、鸡等类目,实现增量、扩面、降成本、防风险的任务目标。
积极拓展推进再贴现业务。在印发《包头市再贴现业务支持涉农、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信贷投放推进方案》的基础上,多次组织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召开再贴现业务政策培训会和专题辅导会,加强窗口指导力度,力促对包头市涉农企业和复工复产普惠小微企业等方面的精准投放。截止到12月末,累计办理再贴现19.05亿元,较去年增加12.26亿,成为全区再贴现业务增长最快的盟市。
推动金融支持包头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2021年上半年,是中心支行制定印发了《包头市金融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积极引导金融机构通过开展信贷产品创新为全市制造业拓宽融资渠道,进一步加大对制造业技术改造创新的金融支持,加快传统制造业的升级换代。
多措并举引导金融机构支持绿色低碳企业。2020年7月17日,包头市中心支行与包头市生态环境局联合召开金融支持绿色产业、绿色金融座谈研讨会。研讨会上,双方建立了金融支持绿色产业领域的政银企合作机制,并确立了企业名单推送合作机制。2020年7月24日,包头市中心支行根据各商业银行绿色信贷占比情况与业务特点,邀请了建设银行包头分行、交通银行包头分行、邮储银行包头分行、浦发银行包头分行、兴业银行包头分行和内蒙古银行包头分行共6家金融机构,联合包头市生态局召开政银企对接会,促进金融机构积极对接绿色企业的融资需求。
为进一步做好金融支持包头市绿色低碳产业发展工作,包头市中心支行制定印发《中国人民银行包头市中心支行关于推动包头市绿色信贷发展的指导意见》(包银发〔2021〕57号)文件,推动金融机构完善绿色金融业务,扩大绿色信贷投放,支持信贷业务向低碳产业、绿色产业倾斜。
推动包头市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业务。积极运用普惠金融领域定向降准优惠政策、支小再贷款、再贴现等货币政策工具,大力引导、支持辖内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业务,将资金精准用于有关业务。推动辖区内金融机构与企业对接,结合企业特点,具体细化知识产权类别,开展专利权、商标专用权、著作权、发明权等专场银企对接活动。指导金融机构结合本机构情况和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业务特点,制定适合本地区、本机构的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产品,提高企业知识产权的运用价值。
贷动小生意 服务大民生
2021年8月18日,包头市中心支行向全市31家银行业金融机构印发了《包头市开展“贷动小生意,服务大民生”金融支持个体工商户发展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利用金融支持稳企业保就业重点支持企业推送渠道,优先选择受疫情影响较大的餐饮业、文化娱乐业14827户个体工商户名单,分地区、分机构向市区24家银行业金融机构推送。推送信息包括个体工商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地址、法定代表人/负责人名称、联络员手机号等详细信息,方便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展对接。同时,包头市中心支制作了对接台账模板,下达给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要求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尽快与名单内个体工商户联络并建立“一对一”主办银行关系,为个体工商户“量身定制”个性化服务,制定综合服务方案。
中宏网版权申明:凡注有“中宏网”或电头为“中宏网”的稿件,均为中宏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宏网”,并保留“中宏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