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受瞩目的2024年谷歌开发者大会DevFest15周年庆典于12月28日在广州(国际)科技成果转化天河基地盛大举行。本次大会由GDG广州主办,主题为“DevFest的15周年:代码的诗篇,艺术的画布,法律的序章——奏响智能社会交响曲”,旨在展示人工智能(AI)在技术突破、创意表达与法律规范创新三个领域的深度融合,并探索AI跨界协作的无限潜力。
此次大会恰逢DevFest15周年庆典,吸引了众多科技、艺术与法律界的精英人士齐聚一堂。大会围绕AI的未来发展、技术创新与行业应用展开了深入讨论,为参会者带来了一场知识与灵感的交流盛宴。
大会设有四大会场,包括主会场、AI+法律、AI+艺术和CodeLab技术工作坊。每个会场都呈现了精彩纷呈的主题演讲和技术分享,从多维视角深入解读了AI对未来社会生活应用的塑造能力,希望能激发了更多关于技术发展、AI应用、行业拓展和社会价值的灵感创作。
在主会场,众多谷歌开发者专家齐聚一堂,深度剖析了Firebase Cloud Messaging在前后端的使用、Flutter技术、安卓15更新、Vertex AI构建和部署Agents等前沿技术。这些分享不仅涵盖了技术细节,还提供了实践经验和最佳实践,帮助开发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先进技术。
谷歌Android方向开发者专家杜俊达深入解析了Android 15操作系统的关键更新。他强调,新系统在提升开发者体验的同时,也在性能和隐私安全方面取得进展。ApplicationStartInfo API为应用启动性能优化提供了详细信息,而ProfilingManager API则助力内存使用分析。Android 15支持CJK可变字体,改进PDF渲染和SQLite数据库性能,增强了文档阅读和数据处理体验。在隐私安全方面,系统通过私密空间和通行密钥登录等功能加强了用户个人信息保护。杜俊达提醒开发者,需关注16KB页面大小适配和前台服务限制等变化,以确保应用兼容性。这些更新预示着Android 15将为用户提供更卓越的移动操作体验。
谷歌Firebase方向开发者专家张海龙在分享中,主要探讨了设备与服务器建立长链接以及实现消息实时通信的技术挑战和解决方案。他强调,在物联网和实时通信日益普及的今天,这一技术对于提升用户体验和系统效率至关重要。
谷歌机器学习方向开发者专家朱小虎分享了关于负责人工智能实践的最新研究成果——《GemmaScope》。作为Center for Safe AGI创始人和生命未来研究所AGI安全研究员,朱小虎长期致力于深度强化学习、量子机器学习及大模型对齐的研究,并成功落地多个行业人工智能平台。他认为,GemmaScope作为模型可解释性的突破性工作,源自OpenAI、Anthropic等大模型发源地,并在DeepMind得到进一步发展。作为谷歌负责任人工智能战略的重要实践,GemmaScope强调了大模型企业学习和实践可解释性的重要性,以深刻理解和规避人工智能的安全风险。朱小虎特别指出,机制可解释性对于通用人工智能安全而言是一个极具前景的方向。
鼎盛方圆科技联合创始人、谷歌机器学习方向开发者专家黄鸿波分享了Agent框架与RPA结合的应用案例。他提到,通过将Agent框架与RPA技术相结合,可以实现更复杂的业务逻辑和自动化流程。他还详细介绍了Agent流程、RAG与Agent的结合以及function cAIl在Agent中的应用等方面的内容,为听众提供了宝贵的参考和启示。
在关于Gemini Nano模型的分享中,谷歌开发者专家候选人林万民详细介绍了其诞生历程、技术原理以及应用场景。他提到,Gemini Nano是Google推出的轻量高效版生成式AI模型,可广泛应用于智能回复、文本改写和总结等日常场景。他还强调了AICore在降低应用成本、加速推理方面的重要作用,并分享了如何优化模型策略和实践指南。
谷歌机器学习方向开发者专家江骏以Vertex AI构建和部署Agents为题,介绍了在Google Cloud的Vertex AI 平台上构建和部署AI代理的过程。他从生成模型到AI代理的演变,以及推理引擎的引入,展示了AI代理如何通过结合生成模型、外部工具和高级推理来实现复杂的任务。同时,他也带领大家讨论了当前构建代理面临的挑战,并介绍了推理引擎如何以安全、可扩展和可靠的方式解决这些问题。此外,还通过具体的演示案例(如货币兑换代理、Vertex AI Search RAG代理和Google Maps代理)展示了推理引擎。
MiX Copilot联合创始人,复旦大学技术顾问薛志荣分享了如何利用Google技术构建个人的思维放大器。他提出,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人类大脑需要新的助手来应对复杂问题和海量信息。通过基于Google的Puppeteer进行数据爬取,结合Google Gemini API、LLM API及本地Gemma 2等技术,用户可以深度整理和分析内容,构建专属知识库,并实现一键内容生成、发布和翻译等功能,从而大幅提升思维效率和深度。
后浪科技CEO、海南大学硕士行业导师刘嘉乐详细介绍了公司在非接触情感计算领域的最新成果。他提到,团队基于Gemini技术,成功研发出一套视频理解大语言模型“全家桶”,旨在让AI更精准地理解人类情绪。刘嘉乐还透露,他们正在使用定制硬件来获取更稳定的效果,并期待在未来通过HOLO平台连接更多开发者,共同探索基于大语言模型的长尾需求解决方案。
Votee AI人工智能工程师AIvin Yu在分享中,详细介绍了团队如何使用Gemma 2构建粤语大语言模型的过程。他提到,粤语作为低资源语言,在构建大语言模型时面临着诸多挑战,如了解粤语俚语、口语和网络用语等。他还分享了数据准备、模型训练和优化等方面的经验,以及团队在解决这些问题上的创新做法。
Milvus社区北辰使者陈建武分享了向量数据库在AI时代的基础设施地位。他提到,作为向量数据库的开拓者和全球领先者,Zilliz致力于通过Milvus等开源产品,简化AI数据管理基础设施,赋能更多企业便捷开发AI应用。他还展示了Milvus的广泛应用案例和社区活跃度,证明了其在AI领域的强大影响力。最后,陈建武表示Milvus的全托管云服务Zilliz Cloud已经登陆谷歌云,方便全球开发者享受更加方便强大的向量检索服务。
Apache SeaTunnel 社区贡献者、某政务行业大数据技术经理孟小鹏在分享中,重点介绍了SeaTunnel在AI知识库同步中的强大功能。他提到,通过SeaTunnel,用户可以高效地将Google Docs等多数据库的数据同步到向量数据库中,极大地提升了数据处理效率。他还详细讲解了Master服务、CoordinatorService等核心组件的工作原理,以及如何使用SeaTunnel提交和执行任务。
AI+法律会场聚焦于AI在法律领域的应用与挑战,邀请了多位法律专家探讨了AI知识产权法律风险、AI在法律领域的应用障碍与趋势、人工智能的竞争风险与反垄断问题等热门话题。来自深圳律协数字经济委、中银反垄断与竞争政策研究中心等机构的法律专家带来了前沿的见解和案例分享。
深圳律协数字经济委副主任、《互联网法律评论》特约专家黄斌律师为大家科普了《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该法律规定提供和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应尊重知识产权。他指出,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提供者有义务对用户进行提示,防止用户利用其服务侵犯他人著作权。此外,他还介绍了德国法院关于AI训练数据集是否符合著作权保护例外的判决,为AI领域的知识产权保护提供了新的思考。
深圳市律协数字经济委副主任、北京中银(深圳)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潘良律师详细探讨了人工智能领域的竞争风险与反垄断问题,讲述了竞争法的基本原则与目的,分析了人工智能领域的算法共谋、数据垄断、市场支配地位滥用等风险,并提供了防范措施。他通过阿里“二选一”案分析,揭示了数字经济领域反垄断的复杂性。最后,他提出了修订法律法规、建立企业合规制度等建议,旨在促进人工智能领域的公平竞争与创新发展。
深圳市律协数字经济委委员、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马楷阳律师向大家介绍了人工智能领域投融资的核心要点,包括投融资的重要性、投资者概况、投融资结构与方式、要点、法律合规及未来趋势。他强调了技术研发、市场拓展、竞争力提升、合作与联盟的重要性,并指出投资者关注技术创新与市场需求。同时,他提醒关注法律合规与新兴技术影响,为科学家创业者提供市场定位与角色选择的建议。
深圳市法学会数字法学研究会理事、前阿里巴巴集团高级数据专家文立言为我们讲述了AI在法律领域的应用现状、影响、障碍及未来趋势。他指出,AI虽已初步渗透法律行业,但面临数据缺乏、隐私安全、从业人员观念及高昂训练成本等挑战。他将勘法kanfa.ai(待公测)作为案例,展示了AI在法律领域的实际应用潜力。他认为,未来,随着技术进步和基础设施完善,AI大模型将实现私有化部署,模型小型化将提升数据安全,同时降低法律服务成本,释放更多需求。
深圳市律协数字经济委副主任、华商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张叶丰律师以AI+区块链前沿法律为主题,探索关于Web3.0时代下的律师业务。他探讨了区块链金融发展趋势、前沿法律问题,包括区块链技术、国内监管、企业及个人常法合规、平台合规清退、资产罚没处置等。他强调区块链金融在加强合规与监管下的机遇与挑战,为Web3.0时代下的法律服务提供了深入洞察。
深圳市律协数字经济委律师、北京市京师(深圳)律师事务所张茵律师回顾了国内外人工智能服务的合规与监管现状。她提到,联合国、中国、欧盟等多个国家和组织都提出了人工智能伦理准则和治理倡议,旨在寻求创新潜能与风险管控之间的动态平衡。在合规标准方面,美国、中国、欧盟等地都制定了相关法规和标准,加强人工智能系统的监管。张茵还介绍了欧盟《人工智能法案》的生效时间和主要罚则,以及国内人工智能合规要点,为人工智能服务的合规发展提供了指导。
安盾网AI法律大模型负责人艾美婷介绍了AI法律大模型在法律服务领域的广泛应用和显著优势。AI法律大模型能够高效处理大量法律信息,提供法律咨询、文书生成、合规审查等法律服务,降低法律风险。同时,模型还能实时监控企业业务活动,预警潜在的法律风险。然而,AI法律大模型也面临法律伦理问题、法律责任归属和隐私保护等挑战。艾美婷认为,随着新算法的研究和技术创新,AI法律大模型将在法律服务市场发挥更大作用。黄斌律师分享了关于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中知识产权法律风险的案例。
AI+艺术会场则展示了AI在艺术领域的创新应用,艺术家和设计师们分享了他们如何利用AI技术推动艺术设计的创新思维,包括AI+艺术创作、AI+音乐产业、AI+服装设计、AI+视频艺术等,阐释AI生成视觉艺术、新媒体艺术装置等的创作。
清华大学设计学博士后、英武螺数字艺术投资联合创始人王熠婷主要探讨了AI在思维和自我表达中的作用,指出AI是思维视觉化的神奇助手和自我表达的神秘工具。她强调了AI正在带来质变的新时代,并比喻性地提到“给文明以岁月,而不是给岁月以文明”。此外,王熠婷还提出了AI作为一种创造集合的概念,通过多组图片对照,展示了AI在多个维度上对人类社会的深远影响。
广州美术学院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教授、香港理工大学设计哲学博士谭亮以人工智能驱动创新思维为主题做报告。他表示,AI生成艺术在品牌传播、视效技术开发等领域展现巨大潜力,随后他通过众多图片向大家展示了五行幻象艺术装置融合传统五行与现代AI技术,AIGC助力华为等品牌传播,同时探索AI驱动创新设计思维,通过JACQUEMUS X Nike案例和蔡国强cAI艺术计划拓展创意思维,分享了AI在交互艺术、创意产业、公共装置、数字教育、文化遗产保护及未来建筑等领域创新应用,如敦煌壁画再生。此外,他通过“魟鱼”创新模型和其他实验艺术作品也展示了AI与艺术、设计的深度融合,也表示2024年亚洲照明设计师协会AIGC工作坊将提升AI艺术的应用能力。
讲述者通过视频和图片文字巧妙结合,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该技术能够实现图片间的自然过渡、角色风格的快速转换等,为影视作品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视觉冲击。通过AI算法,特效师可以更加高效地制作出逼真的特效场景,同时提升角色形象的生动性和多样性,为观众带来更加震撼的观影体验。
广州科技公司AI业务总监、朴见潮音Studio创始人张淇以AI音乐工具的双重冲击为主题,讲述了AI音乐工具的发展历程、现状、挑战与机遇。从1938年Voder的诞生到最新Suno实现全面音乐内容生成,AI音乐技术不断进步。Suno等工具通过Transformer架构和自研模型提升创作效率与个性化。他指出,AI音乐工具显著提高了制作效率,降低了创作门槛,但也面临算力、算法、数据伦理等挑战。他认为,市场机遇丰富,未来AI将在音乐创作与分享中发挥更大作用,推动自主化音乐时代到来。同时他还展示了多部获奖AI音乐作品,以生动音乐的形式彰显其艺术价值。
胡润百富U25创业先锋成员、CHIMERAI 创始人兼CEO黄祯表示,AI正逐步融入时装设计与销售领域,通过全链路服装AI平台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实现从设计到成衣零售的快速转化。他指出,服装行业经历了从标准化到柔性化、个性化的变革,AI技术的应用推动了这一进程。设计生成工具、AI驱动的生产Agent及数据驱动的管理系统提升了设计效率与产品质量。随后,黄祯通过CHIMERAI等平台展示了AI在时装行业的潜力,如版型生成、工艺优化等。同时,他认为,时尚与科技结合,让每个人都能享受工业化的高定,表达自我与美好,未来,AI将持续引领时装行业的创新发展。
央视网《AI国潮》特邀嘉宾、《中国日报》AI视频专访嘉宾骆永硕向大家深入介绍了AI视觉特效的关键技术与应用。通过AI技术,实现图片与视频的自然过渡,增强视觉连贯性;利用后期工具进行尾帧延展、主体抠图与场景合成,提升视觉表现力。他认为,这些技术不仅提高了制作效率,还拓展了创意空间,广泛应用于影视制作、广告宣传及游戏开发等领域。AI视觉特效的运用,使作品在视觉上更加吸引人,表现力更强,为观众带来更为沉浸式的观赏体验。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大会的CodeLab技术工作坊由ML GDE王玉成为大家带来的CodeLab聚焦于大语言模型微调的前沿实践,采用最新的Gemma 2模型进行专项微调。通过两个实操性强的CodeLab环节,王玉成深入解析了超参数优化与小批量数据集微调两大难题,并提供了完整的训练流程代码及详尽文档。此外,他还就如何在Kaggle平台上运行CodeLab进行了细致指导,为参会者带来了丰富的实战经验与知识分享。
除了丰富的技术分享和实践环节,大会还为参会者准备了精美的礼品和互动环节。同时,坚持到大会结束的朋友也获得了更多抽奖的机会。
GDG广州作为谷歌开发者社区的重要一员,一直致力于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开发者及科技从业人员提供优质的科技活动和交流平台。本次大会的举办,为 AI 技术的发展增添了新的活力,也为参会者构建起了富有成效的交流合作空间。此次2024 Google DevFest Guangzhou活动吸引了众多行业精英,诸如行业领袖、艺术家、AI 专家和法律专家等前来参与,他们齐聚在此,围绕 AI 智能前沿进行深入探讨,在交流互动中促使观众和演讲嘉宾共同受益,同时,期望大家都能从中获取新的启发与应用思路,进一步推动自身在相关领域的探索与实践。
最后,衷心感谢GDG广州的组织者的辛勤付出,志愿者团队的无私奉献。同时,也要感谢本次大会的场地方,协办方以及正式合作伙伴们的鼎力支持。
附鸣谢名单
GDG广州的组织者:
刘媛媛、张润迪、何碧靖、Yui、吴毅凡、唐松龙
志愿者团队:
谢乔丽、杨键宇、伍泰霖、David、王仁明、张洪银、王文霞、吴德权、徐孟晗、李海森、孟帅、苏惠、钟汶芮、张琳、王炳宇、林妍君、卢建功、赵宇昕、朱鑫达、秦鑫炎
场地方:
广州(国际)科技成果转化天河基地
协办方:
广州市天河区软件和信息产业协会、深圳市律师协会、深圳市科技传播促进会、广东省北京交通大学校友会、北京交通大学深圳校友会、北京交通大学深圳研究院
合作伙伴:
开源科技OS Tech、深圳市鼎盛方圆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开源高校、Open Technology Hub开放技术枢纽、密码与网络空间安全研究院、广州市邵阳慈善基金会、英武螺数字艺术、机械工业出版社、TGO鲲鹏会、Info Q极客传媒、CSDN、Datawhale、SegmentFault思否、小红花技术领袖俱乐部、回甘社、TechParty、WhaleOps白鲸开源、Milvus社区、开源社、坚果派开发者社区、GitCode、HiFOSS开源社区、大数据AI智能圈、Mixlab、MixCopilot、软积木、ChatU、深度实践训练营(In-Depth Practice Lab,简称DPL)、喜仕(广州)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蜗牛工场、AIGC开放社区、硅创社、AIGCxChina、AI实践派、AI探野俱乐部、AGI职业发展、创新天使团、故事接龙StoryStorm、赛博阿吉、AI电影共创社、朴见潮音Studio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