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乡村振兴已经成为当代中国时代发展的重要课题。安徽省合肥市长丰县马郢村积极探索以新型供销合作社作为乡村振兴进一步发展的重要载体,通过对于传统供销合作社的体制机制变革,走出了一条以供销合作社为产业协同创新平台的乡村振兴之路。
2015年之前,马郢村还是一个没有特色资源,没有优势产业,没有青壮年劳动力的省级重点贫困村,在五年之后,马郢村凭借着“马郢计划”,依托于马郢供销合作社实现了脱贫摘帽,乃至一跃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村。笔者通过对当地村干部和村名进行访谈调查了解到马郢村集体经济收入从2015年的1.2万元增长到2022年150多万元,贫困户人均收入从2014年的2160元增长到2019年的14211元。马郢村之所以能够实现脱贫致富,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在于走对了依托于供销合作社产业发展的路子,而供销合作社能够带动产业发展的关键在于实现了相关的产业协同创新发展。
科技助农助力乡村第一产业发展
马郢村依托于当地原有的农业基础所进行的包括大型农用机械引进和应用,生物病虫防治、长丰草莓种植等先进农业生产技术引进,都是对于“科技助农”发展思路的贯彻与落实。同时马郢供销合作社积极响应安徽省十四五发展规划中关于高标准农田建设的相关指示,通过平整土地,修建水利设施,共计得到约7000亩高标准土地,其中包括5000亩农田和2000亩林地,其中林地主要用于生产其他高价值经济作物以及种植经济林木;农田主要用于作为长丰草莓种植基地、有机稻米种植、油菜旅游观光基地等方面用途。马郢供销合作社依托于高标准农田开展特色农产品种植以获取更高经济收益,也体现了马郢供销合作社中对于第一产业的高度重视。相比于传统的农业生产,马郢供销合作社的农业发展更加注重科学规划,技术应用,经验推广。科技助农的发展思路已成为马郢农业增值的重要方向。
特色农产品加工促进第二产业延伸
马郢供销合作社对于当地产业链的进一步延展体现在对于特色农产品深加工的相关布局上,例如马郢供销合作社积极引进创客企业,通过将高标准农田种植的有机稻米和油菜以及长丰草莓等特色农产品进行进一步深加工、包装、运输对外销售实现经济增值。这一举措一方面有利于增加当地的就业岗位,吸引年轻劳动力回流;另一方面有利于通过产业链延伸增强马郢特色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村办企业抵御风险能力。这充分体现了马郢供销合作社对于产业结构的布局不仅仅局限于农业,对于特色农产品深加工为实现马郢乡村振兴奠定了产业基础。
新业态,新经济模式赋能第三产业发展
在第三产业方面,马郢供销合作社从乡村旅游和电子商务的新业态、新模式入手,依托于马郢当地优美的自然人文景观,通过打造乡村振兴研学教育基地,对外吸引创客,建设农家乐等一系列措施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打造对外文化旅游IP,形成了当前马郢乡村旅游发展的良好局面。在农村电子商务方面,马郢供销合作社通过互联网各种电商平台对外推介马郢特色产品,依托于良好生态环境,打造马郢特色农产品绿色生态品牌。另外马郢供销社成功联合上级供销社,同过入驻京东、淘宝、抖音等当前主流电商平台不断增强马郢供销合作社特色产品的销量和知名度,形成了马郢农村电子商务逐步兴起的有利态势。马郢供销合作社对于乡村振兴中乡村旅游和电子商务等新业态的勇敢尝试不仅仅是基于政府政策的坚定支持,还在于对产业发展方向的准确把握。
乡村振兴,产业发展至关重要。马郢供销合作社的产业发展经验对于区域内“三无村”实现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提供了一条值得借鉴的良好思路。(戴汉武,杨茜;单位:安徽大学,本成果属于“合肥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HFSKQN202331]”阶段性成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