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处逆境,青少年所遭遇的困难会锻炼他们的心理韧性,从而助力人生路。”
“如果逆境真的更有利于成长,那青少年岂不是要总想着自讨苦吃?”
“成长路上固然会有挫折,但身处顺境的孩子,能获得更多的自信和勇气……”
7月15日,首届“佛年杯”青少年辩论邀请赛开幕式暨初赛在华东师范大学中北校区顺利举办,上海各区的八所知名初中代表队齐聚一堂,数十位初中生在比赛场上妙语连珠,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佛年杯”青少年辩论邀请赛现场照片(下同) 郭岱灵 摄
本届赛事以我国著名教育家、华东师范大学第二任校长暨名誉校长刘佛年先生为名,旨在刘佛年先生的教育理念,为青少年打造系统、科学的思辨锻炼平台。
开幕式上,嘉宾在致辞中为参赛队伍送上美好祝愿,由四位专业辩手完成的表演赛,则让初中生们充分感受到语言交锋的魅力。
初赛现场,八支队伍分为四组依次展开对抗,最终在激烈的辩论中决出晋级复赛的四支队伍。胜不骄、败不馁,每场比赛后正反双方队员的握手致谢,充分了“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竞技精神。
“这是一场非常有意义的活动。”上海复旦五浦汇实验学校的领队老师朱宋煜表示,他所带领的队伍此次击败强敌成功晋级,在后续比赛中也会积极备战,争取获得更好的名次。
“少年何妨梦摘星,敢挽桑弓射玉衡。”这场由华东师范大学“佛年杯”社会实践项目组、中国教育智库联盟留学教育研究中心(学盟)主办,OPAS青少年、汉得知云协办的暑期盛事,迎来了良好的开端,相信7月22日的复赛与7月29日决赛,必将再次带来一场场视听盛宴。
“佛年杯”与刘佛年先生
辩论赛与刘佛年先生,是如何关联起来的?来自华东师范大学“佛年杯”社会实践项目组的大一学生曾沁表示,辩论活动其实与刘佛年的教育理念非常匹配。
“我是在开学教育中第一次了解到刘佛年先生的生平与事迹的。”曾沁目前就读于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她也是本次辩论赛的工作人员之一。
在一篇关于刘佛年先生的论文中,曾沁发现这位曾担任过华东师范大学首任教务长与第二任校长的社科大师,强调过“真理愈辩愈明”的理念,呼吁学生通过“不同意见的讨论”获得对知识深入、全面的理解。
这篇论文由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黄书光撰写,其中介绍了刘佛年先生对“百家争鸣”的提倡。
“(刘佛年)强调‘……假如没有怀疑,没有不同意见的讨论,不从不同的角度去研究一个问题,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就不会比较深入和全面。理解得不深刻不全面,而只是从字面上掌握住的知识,只能产生教条主义。’”
“于是我想到,为何不利用起暑假的时间,以举办辩论赛的形式,进行一次辩论式教学的实践探究呢?”曾沁说,她原本就是教育学部辩论队的领队,也修读过相关课程,如果要办赛,还能获得不少辩论队前辈的指点。
一人之力自然是有限的,曾沁很快就联系到了有相同理念的小伙伴,共同向学校申报成立了社会实践项目组,并找到了愿意支持这场活动的支持单位。
“我和我们的团队思考了许久,在‘双减’政策的大背景下,如何能够利用暑假时间,去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让学生有所成长、受益终身?”汉得知云的负责人石烨表示,“在众多方向与角度中,我们从实际出发,选择了‘思辨与表达’这个切入点。”
经过一个多月紧锣密鼓的筹备,由华东师范大学“佛年杯”社会实践项目组、中国教育智库联盟留学教育研究中心(学盟)主办,OPAS青少年、汉得知云协办的“佛年杯”青少年辩论邀请赛的开幕式暨初赛于7月15日在华东师范大学中北校区顺利举办,为刘佛年先生的教育理念在申城校园的再次生根发芽,贡献绵薄之力。
“辩论活动需要非常强”
本届“佛年杯”青少年辩论邀请赛共有上海各区的八所知名初中参加,分别为:复旦大学第二附属学校、上海市大场中学、上海复旦五浦汇实验学校、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大境初级中学、上海领科双语学校、上海市格致初级中学、上海市延安初级中学、上海市彭浦初级中学。
7月15日一早,八所初中的参赛队员与领队共70人抵达开幕式现场,在领取了赛事组委会精心准备的纪念物品包后,抓紧一切可利用时间,马不停蹄地备战下午的初赛。
开幕式上,上海领科双语学校教研处副主任沈书君、上海市彭浦初级中学副校长汪文婷作为嘉宾出席本次活动。两位嘉宾与赛事组委会代表石烨在致辞中为参赛队伍送上美好祝愿,希望各参赛队伍赛出风格、赛出水平,宣布比赛正式开幕。
“辩论活动需要非常强的综合能力,挑战自我的个人能力,也需要集体的合作能力。”汪文婷在致辞中提到,在辩论中,同学们也能学会关注热点、关注社会,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并在备赛的过程中收获到队友与对手之间的友谊。
“我代表全体参赛队员(领队)郑重宣誓:我们将以积极、饱满、热情的态度参加本届‘佛年杯’青少年辩论邀请赛,维护辩论赛事公正、诚信、有序的基本宗旨,服从组委会对赛事的各项安排……”
上海市延安初级中学的沈弈秀与复旦大学第二附属学校的陈一芒老师分别作为参赛队员与领队代表引领宣誓,现场庄严肃穆,每一位参赛队员都将赛事纪律与竞技宗旨深深地刻入心中。
在OPAS青少年创始人郑晗的主持下,组委会教练团的两位导师代表与华东师范大学校辩论队的两位主力队员围绕“孩子的压岁钱,应该/不应该上交父母”展开了一场表演赛。
“压岁钱留给孩子,不仅尊重了孩子的自主意识,也能为孩子创造锻炼财商和培养消费观的机会。”反方二辩沈佳颖表示。
“如果压岁钱不上交父母,孩子一夜之间花光了,您方要拿什么锻炼财商?用空空如也的银行卡余额吗?”正方一辩董轶反驳道。
四位辩手缜密的逻辑让现场的参赛队员根本移不开目光,全神贯注地学习辩论技巧,表演赛上诙谐的表达更是妙趣横生,让现场观众沉浸在一片欢声笑语中。
“太有意思了。”一位参赛队员在观赏完表演赛后说,“四位老师都太厉害了,我们未来还需要多多学习。”
“这是一场非常有意义的活动”
午休后,八支队伍根据事先抽签结果,分为四组依次展开对抗。初赛辩题为“顺境/逆境更有利于青少年的成长”,旨在让各位队员从自己成长经历中,总结相关经验,从而探寻未来成长发展的正确方向。
“身处逆境,青少年所遭遇的困难会锻炼他们的心理韧性,从而助力人生路。”
“如果逆境真的更有利于成长,那青少年岂不是要总想着自讨苦吃?”
“成长路上固然会有挫折,但身处顺境的孩子,能获得更多的自信和勇气……”
一场场比赛中,原本面带稚嫩的初中生,在登上赛场后立即展现出一股惊人的气势,对己方论点娓娓道来的同时,还不忘向对方观点进行犀利反驳。比赛陷入胶着之时,每位辩手都据理力争,向评委老师展示出赛前准备的扎实论据。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十多岁的青少年们能在辩论场完成条理清晰的观点展示,离不开领队老师们的悉心指导,以及整个团队一次次辛苦的备赛。
“很紧张,但也很开心。”一位刚刚完成比赛的参赛队员表示,过去的两周时间里,他在领队老师和组委会配备的教练的规划下,以线上或线下的形式,与队友进行了多次讨论或实战模拟,为此还牺牲了许多原本用来休闲娱乐的时间。
“我们组内是打过两次模拟赛的,出战的这组队员同时经历过正方和反方立场。”来自上海市格致初级中学的戴尔说,“我们当时准备正方的时候,发现对方很好用的一种策略就是用极端的例子来攻击我们,然后我们就意识到要把极端情况和能带给我们成长的顺境划分开来,这样我们局面就会好一点。”
戴尔也在这轮比赛中获得了单场最佳辩手的称号,他表示,他之所以能获得这项荣誉,离不开队友与领队老师的支持。
“领队老师给予了我们非常大的帮助,我的队友们也是对这场比赛花了很多心思,我认为他们对这场比赛的贡献丝毫不亚于我。”
“这是一场非常有意义的活动。”上海复旦五浦汇实验学校的领队老师朱宋煜表示,思辨类的活动能给学生正反两面的思考,让他们的思路更开阔,对社会的认识更清晰,这能突破灌输式教育所带来的桎梏。
朱宋煜所带领的队伍此次击败强敌成功晋级,他表示,他的队员此次的表现还没有达到最好的状态,将后续比赛中积极备战,争取获得更好的名次。
尽管每支队伍的表现各有千秋,但比赛难免有胜负,复旦大学第二附属学校、上海复旦五浦汇实验学校、上海市格致初级中学与上海市延安初级中学代表队顺利晋级复赛的同时,也有四支队伍遗憾落败。
令人惊喜的是,每一支落败的队伍,都在赛后主动和对手握手致谢,并送上加油鼓励。数分钟前还是竞争关系的他们,立即“化敌为友”,充分体现出“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精神与风度。
“他们的表现很成熟。”华东师范大学校辩论队副队长、负责担任初赛评委的沈佳颖认为,“许多人都觉得辩论是一项门槛非常高的活动,但我并不这么想,无论是大学生、中学生还是小学生,都可以在辩论赛场中,展现自我,激发智慧。”
“白马长枪飘如诗,鲜衣怒马少年时。”辩手们清澈的目光、沉思的脸庞,都体现出他们对思辨的享受与竞技的热情。“佛年杯”的赛场,不仅仅只是辩论赛场,更是每位青少年探究能力、辩证思维、语言表达等综合素质的竞技场。
“激辩青春,智慧飞扬。”初赛结束后,组委会祝愿每一位参加本次比赛的初中生,都能留下青春的记忆,并在未来的学习生活中绽放一朵朵绚烂夺目的思辨火花。同时,也相信7月22日的复赛与7月29日决赛,必将再次带来一场场视听盛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