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是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前提,而征信则是全国人民信用记录的“账本”。今年6月14日是第16个全国“信用记录关爱日”,是中国人民银行面向社会公众进行有关征信系统知识、咨询等主题宣传日。为提升大家的金融风险防控能力,今天即分期特带来一期征信主题的金融知识科普,快来一起学习征信知识吧~
一、即分期:征信系统是怎么来的
全国集中统一的企业和个人征信系统(以下简称“征信系统”)建设起源于上世纪90年代,2004至2006年,人民银行组织商业银行建成征信系统并实现全国联网运行;2006年,经中编办批准,人民银行设立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以下简称“征信中心”),作为直属事业单位专门负责征信系统的建设、运行和维护。十年前,《征信业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获国务院审议通过,并于2013年3月15日正式实施,全覆盖的社会征信体系逐步健全。
二、即分期:征信都记录了什么
征信系统收集的信息以银行信贷信息为核心,还包括企业和个人基本信息以及反映其信用状况的非金融负债信息、法院信息和政府部门公共信息等,既有正面信息,也有负面信息;为了全面反映企业和个人信用状况,人民银行从2005年开始积极推动非银行信息纳入征信,包括行政处罚与奖励信息、公积金缴存信息、社保缴存和发放信息、法院判决和执行信息、缴税和欠税信息、环保处罚信息、企业资质信息等。
三、即分期:不良信用记录的危害
1、被金融系统拉黑
若个人已经有了不良的信用记录,且比较严重的话,不仅向银行申请贷款和信用卡时银行会拒绝办理,其他消费信贷公司也会拒绝为其提供金融服务,并且会影响配偶申请。
2、被列入失信人员名单
长期恶意欠贷或透支不还款,会被银行起诉至法院,可能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将会被多个政府部门实施联合惩戒。个人出行将遇到各种阻碍,高消费也会被限制,如不能乘坐飞机,无法入住星级酒店。
当下,征信系统已经建设成为世界规模最大,收录人数最多,收集信贷信息最全,覆盖范围和使用最广的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基本上为国内每一个有信用活动的企业和个人建立了信用档案,大家的任何信用行为基本都会被记录。即分期提醒大家,一定要按时履约,持续保持良好的信用记录,切勿让不良记录影响了自己的幸福人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