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网北京2月8日电(记者 王镜榕 视频报道 张纬宇) 2025年春节档(1月28日-2月4日),中国电影市场强势开年,《哪吒之魔童闹海》(以下简称《哪吒2》)贡献档期票房超过五成,成为今年春节档“顶梁柱”。《唐探1900》《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熊出没·重启未来》《蛟龙行动》也收获不俗的票房和口碑。
近日,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经济学院副院长罗立彬教授就相关话题接受了本网的专访。
中宏网记者:近年来,春节在全球的影响力日益提升,已成为世界普遍接受、认同和欣赏的中华文化符号。目前有近20个国家将农历新年定为法定节假日,全球约1/5的人口以不同形式庆祝农历新年。您怎么看春节档对于中国电影市场国际化拓展的新机遇与新挑战?
罗立彬:我始终认为春节档对于中国电影国际化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春节是最具备国际影响力的中华文化符号,春节档是中国独有的电影档期,也集聚了以中国市场为主要目标市场的最优质的国产影片。多年来,春节档一直带动中国在春节阶段超越北美成为全球第一大票仓,今年也没有例外。截止到目前,2025年全球电影排行榜单前10名中,中国有5部,其中4部是春节档电影(另外一部是元旦档期的《误杀3》),《哪吒2》截至目前是2025年全球票房冠军。
另一方面,近年来“春节看春节档电影”逐渐显现出“新民俗”的意味。尤其是近几年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全球和全国电影市场总票房呈现出较大的波动性,但是春节档期票房很稳定,今年春节档的表现再次证明了这种作为“新民俗”的刚性消费特征,而且这种新民俗主要是通过市场机制带动起来的,既来之不易又非常有意义。
这种情况下,春节档成为最有能力将中国观众所偏好的电影通过所谓的“本地市场效应”传播到国际市场的一个档期。据猫眼专业版的统计,近10年来在国产电影出海榜上表现较好的非合拍影片也往往是春节档期电影,比如2016年的《美人鱼》(海外票房1926.3万美元)、2023年的《流浪地球2》(海外票房1067.5万美元)、2024年的《热辣滚烫》(海外票房939.2万美元),虽然他们和25年前《卧虎藏龙》的海外票房2.13亿美元相比还差的较远,但是他们是在中国市场取得巨大成功的影响之下产生的海外票房,而且在类型上也突破了武侠、古装等传统优势领域,所以有不可取代的重要意义。今年春节档电影在国内市场引发的热潮也正在产生国际影响力,《哪吒2》更是继成为史上全球单一市场票房榜冠军之后,有望进入2025年全球票房排行榜前3名,甚至冲击第一名的位置。这种不断创纪录的“破圈”表现,本身就是最好的宣传,引发人们越来越高的兴趣。
中国电影走出去有多种途径,但是我觉得在国内市场影响之下的走出去,“以国内市场为目标市场的电影”走出去,才是最有价值的,才是带着中国观众所偏好的文化元素的走出去。做大做强中国国内电影市场,是中国电影走出去的重要基础和保证。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发挥春节档的国际传播作用,首先是要继续做大做强春节档,其次,可以考虑循序渐进地将“中国春节档电影”作为一个整体概念加以宣传,让春节档期电影和春节档期本身的国际化产生一个相互促进的作用。
中宏网版权申明:凡注有“中宏网”或电头为“中宏网”的稿件,均为中宏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宏网”,并保留“中宏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