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网北京2月8日电(记者 王镜榕 视频报道 张纬宇) 2025年春节档(1月28日-2月4日),中国电影市场强势开年,《哪吒之魔童闹海》(以下简称《哪吒2》)和《唐探1900》《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熊出没·重启未来》《蛟龙行动》均收获不俗的票房和口碑。其中,《哪吒2》成为票房与口碑双赢的现象级影片:2月6日,《哪吒2》总票房超过57亿元,登顶中国电影票房总榜榜首;2月7日10时,该片累计票房突破62.52亿元,哪吒系列电影总票房成为中国影史系列电影票房冠军。
近日,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经济学院副院长罗立彬教授就相关话题接受了本网的专访。
中宏网记者:在当前“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以及“大力提振消费”的宏观政策背景下,像《哪吒2》这样的爆款电影,您认为为我们带来哪些启示?
罗立彬:《哪吒2》爆款背后的因素非常复杂,我们可以简单分析几句。一是品牌口碑效应。《哪吒之魔童降世》(《哪吒1》)就是票房大热的成功品牌;《哪吒2》借助第一部的品牌效应,产生了较好的预售和开画成绩。二是电影品质超越品牌承诺,产生自身的口碑强化。《哪吒2》自身品质过硬,因此上映之后满足甚至超越了观众对于哪吒品牌的期待,口碑进一步强化。在豆瓣获得8.5到8.6之间的超高评分,比第一部8.4的评分还要高,产生了比较明显的推荐作用,推动了更多人进入影院“一探究竟”,所以出现了7天档期连续5次“逆跌”的“奇观”,单日票房从第一天的4.8亿元提升到令人惊讶的8.6亿元。三是网络外部性带来正向反馈,不断“破圈”做大蛋糕。经过前期的积累,电影呈现出明显的“网络外部性”效应,电影成为媒体和社交场合的热门话题,微博热搜频繁出现,吸引越来越多的观众进入影院观看并加入话题讨论,这种情况下电影评分仍能保持8.5的高水平,从而不断产生正向反馈。看《哪吒2》成为“社交货币”,吸引增量观众加入,观影人次不断攀升,观影人次达1.87亿。根据我的观察,我认为《哪吒2》的高票房并没有挤出其它春节档期电影的票房成绩,而是在做大中国电影市场的蛋糕。四是破纪录本身成热门话题,带动期待走出国门。《哪吒2》突破期待屡创纪录,本身成为热门话题。从开画第一天预测票房59亿元就已经超过了当时的中国电影票房冠军水平,但是后来又涨到72亿元,又涨到87亿元,又到了94亿元,108亿元,这种刷新国产电影票房的速度史无前例,也引发了海外华人乃至国外媒体的关注,“破圈之旅”仍在继续,不断引发国内外进一步关注。
关于中国的动画电影也可以再说一下,中国的动画电影(尤其是特效水平)的高水准其实已经有一些年头了。2015年的《大圣归来》就曾经引发巨大关注,2018年有一部国产动画电影《风语咒》,就已经呈现出恢宏的特效效果。这些年来,中国的动画电影不断成长,在保留原有儿童电影观众的同时不断突破受众群体,现在的中国动画电影受众可以覆盖全年龄段,恢宏的特效水平又可以凸显影院观影的巨大优势,再加上引人入胜的讲故事技巧,取得票房成功并不令人意外。《哪吒2》的成绩令人惊喜不断,也是中国动画电影多年来厚积薄发的结果。
春节档期电影市场作为一个小的窗口,也可以为今年“提振消费”工作提供一点启发。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作为今年首项重点任务,而这项工作的表述里,首先提到的又是“大力提振消费”,可见“提振消费”被提到了今年经济工作非常重要的位置。
电影虽然只是一个小的消费者服务切口,但是也可以给我们一点信心,说明人们的消费动力还是存在的。这背后的影响因素肯定有很多,但是针对春节档电影市场的特殊性,我想有两点值得重点强调:
一是还是要相信消费者的消费理性,也要相信企业把握市场需求的能力。在大的整体层面上,相信当下中国的市场经济有能力让供给侧和需求侧相互沟通协调,创造出好的适宜产品来激发出消费的热情。对于市场上出现的新产品以及新产品类型也应当给予较为宽容的环境,这是今年爆款电影出现带来的启发。
二是重视消费场景。春节电影市场中的春节因素很重要,春节作为消费场景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今年春节假期多了一天,全年假期多了两天,是一个不错的尝试。今后可以继续尝试优化假期配置,给人们以放松休闲的理由和时间,适度增加消费场景。
中宏网版权申明:凡注有“中宏网”或电头为“中宏网”的稿件,均为中宏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宏网”,并保留“中宏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