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网北京10月24日电 在新中国75周年华诞之际,本网特邀高端智库专家和高校学者畅谈75年风雨兼程与辉煌成就、立足新阶段、展望新未来,寄语新征程。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国式现代化研究中心主任张占斌接受本网专访时表示,我理解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一个核心的主题,主线或者红线就是要解放、发展生产力,就是要调动全社会的活力和创造力。
中宏网记者:您怎么看把握人类新一轮产业变革新机遇,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国际意义与世界贡献?
张占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战略部署,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我的理解,要求我们全党同志要重视发展生产力问题,重视发展新质生产力问题。希望通过高技术和产业的融合来更好地在世界科技和产业变革的历史重大机会面前,抢占未来发展的制高点,抓住机会有更大的作为。这是给我们全党全国人民提出的一个重大的新时代任务。通过发展新质生产力来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巨轮破浪前行。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有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关系。也就是说,通过经济体制改革,科技体制改革、教育体制改革、人才体制改革等等,通过这些改革要构建一个先进的生产关系。发展新质生产力是一个重大的时代课题,也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创新发展的时代课题。就是怎么能够通过新质生产力和新型生产关系的互动来产生更大的发展动力,来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航船破浪前行。所有这些都可以归结到发展新质生产力和构建一个更加先进的生产关系上。按照中央的要求,就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靠进一步深化改革不断突破、解决这些制度瓶颈、体制机制瓶颈,包括生产关系的瓶颈,来更好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我想如果有新型生产关系出现了,新质生产力就会发展,就有它自身内生的发展动力,就会跑得快、跑得远、跑得稳,跑得心情舒畅。新质生产力就会像一棵大树一样长出来,长成参天大树,在中国大地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我的理解,就是一些地方和企业要根据自己的发展阶段、发展水平、发展能力、发展特色和要素禀赋,来考虑发展新质生产力问题,不能赶时髦,不能图热闹,不能一哄而起,不能喊口号唱高调,而是保持冷静,实实在在做事。不是一窝蜂都去盯着战略性产业和未来产业,一些传统产业也要把它守住和守好,通过技术改造和数字化经营以及数字化管理来再上台阶、焕发青春,这也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发展新质生产力有很大的时代意义和战略价值。发展新质生产力能够真正推动高质量发展,更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满足市场化、多元化、动态化,甚至定制化的需要。使我们的供给更加灵活、更加有效、更加精准。发展新质生产力能够更好地满足和推动国际合作,我们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要对世界作出更大贡献,那么,打铁先得自身硬才行。这样,你才能帮助别人或者影响别人。另外,发展新质生产力也能够更好地推动绿色发展,这也是对人类的重要贡献。中国发展新质生产力也将对世界作出贡献,更好地推动国际合作。从这个意义上讲,对消除世界的贫困都有重大的意义。也就是说,我们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能够为世界上广大的发展中国家提供我们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对人类来讲也是一个文明形态的再创造。
这就要求我们在未来发展中,要有更大的作为来不断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不断地调动社会活力,主要可能有四个方面的积极性需要调动起来,一是调动广大科学工作者,特别是科学家的积极性。这个群体有了积极性,我们向世界科技强国迈进,就有了底气,就有了能力,就有了行动。二是调动广大的市场主体,特别是民营经济的积极性,包括外资企业和外资经济都希望他们能够在中国大地上安安心心地生产、创造。要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来推动市场主体更好地发展,调动企业家的创新精神。三是要调动资本市场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的积极性,如果中小投资者的积极性得到保护,我们的资本市场不断向好,我们的资本市场就会焕发青春和活力。当前中央采取了很多重要的举措,提振资本市场,我们对中国资本市场的未来充满信心。四是要调动广大干部,特别是地方干部的积极性。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国家取得了非常伟大的成就,这些都是党带领各级干部和人民实实在在干出来的。广大干部特别是地方干部很辛苦,做了很多重要的工作,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但是,依然面临进一步深化改革的任务,通过创新制度,创新体制机制来激励大家,敢担当、善做事、做成事。
应当说,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前景更加广阔。我们要继续发扬好的经验和传统,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守正创新,坚持系统观念,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不断前进,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
中宏网版权和免责申明:凡注有“中宏网”或电头为“中宏网”的稿件,均为中宏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宏网”,并保留“中宏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