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网北京5月17日电(记者 王镜榕 视频报道 周子怡) 应习近平主席邀请,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总统卡瑟姆若马尔特·托卡耶夫将于2023年5月17日至19日来华出席中国—中亚峰会并对我国进行国事访问。
伴随中亚五国领导人访华的脚步,中国—中亚峰会将于5月18日至19日在陕西西安举行。中亚国家主要指位于中亚的五个共和国,即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
习近平主席把中国同中亚五国合作的成功密码总结为“相互尊重、睦邻友好、同舟共济、互利共赢”。他强调,这四项原则是在合作中积累的宝贵经验和共同财富,是中国同中亚国家关系行稳致远的政治保障,也是中国同中亚国家友好交往继往开来的力量源泉。
北京师范大学一带一路学院研究员万喆接受本网专访时强调,中亚五国中有3个和中国接壤,共同边界达到3300多公里,是重要的能源战略通道和连接东西方的交通要道。
以下是万喆访谈。
苏联解体后,中亚五国成为独立国家,其主权国家建设是在极其复杂的形势下进行的,民族矛盾、宗教冲突、恐怖主义、边境争端交织,安全环境十分复杂。对中国西部的周边安全来说,处理好与中亚国家的关系非常重要。
首先,受全球反恐形势影响,该地区恐怖组织活动呈现国际化、碎片化、分散化的趋势。全球招募受训和集中回流现象明显,中亚地区成为国际恐怖组织人员回流重要区域,特别是“伊斯兰国”残余势力在2017年前后进入阿富汗北部并以此为基地扩散,各类恐怖组织趋向活跃。其次,美国从自身国家利益出发,调整地区反恐战略,从阿富汗仓促撤军,实施反恐“双重标准”,美通过新疆制裁法案在国际上煽动刺激伊斯兰世界仇华排华情绪,美变相支恐的行为极大刺激了地区恐怖组织的气焰,使其对我“一带一路”项目目标发动袭击的威胁上升。第三,受疫情和经济下行影响,中亚区域内“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势必不得不将主要精力放在防疫和经济重启方面,对反恐投入减少将推高恐怖主义威胁。此外,美西方国家高举“民主改造”大旗不断在中亚地区策动“颜色革命”,引发地区冲突、政权更迭威胁,安全环境更加复杂。
政治上,中亚国家需要建立独立主权国家的基本制度,保证国家安全和实现社会稳定,而社会却时时面临动荡的威胁;经济上,需要建立相对独立和具有特色的民族经济,而脱离苏联统一经济体系和统一经济管理制度后,普遍遇到严重的社会问题甚至经济危机;文化上,中亚国家独立后需要重塑民族文化和国家认同,恢复国家历史文化传统,而外来文化却时常与民族文化发生碰撞;对外政策方面,中亚国家面临着处理与苏联继承者俄罗斯的关系,与美国和西方的关系,与中国等周边地区国家的关系;全球地缘政治方面,中亚国家和其他“后苏联空间”一样,出现地缘政治真空,大国在中亚地区的博弈愈演愈烈。
因此,在中国-中亚区域的安全机制方面,上合组织发挥了重要作用,除了土库曼斯坦作为“永久中立国”外,中国-中亚其他国家都是上合组织成员国。维护和加强地区和平、安全与稳定,是上合组织成立宣言和宪章中明确规定的根本宗旨。成员国元首签署的第一个共同文件就是《打击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极端主义上海公约》,将打击“三股势力”明确列为上合组织的重要任务。上合组织因安全而兴,因应成员对维护安全和稳定的迫切需求,在2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成员国签署反恐怖主义公约、反极端主义公约、禁毒合作协议、合作打击犯罪协定等多个安全合作文件,搭建起了维护地区安全的制度“四梁八柱”。在塔什干设立地区反恐机构,举行联合反恐演习、网络反恐联合演习,安全合作范围逐步扩大,使安全合作落实落地,为维护中亚地区和平稳定发挥了巨大作用。
在中方的倡议和上合组织成员国的共同努力下,中方就推动地区安全合作提出一系列重要主张和倡议,上合组织青岛峰会上,中方提出“五大理念”中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丰富了上合组织安全合作内涵。在2022年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上提出的“全球发展倡议”,为中亚地区应对国际安全挑战提供了中国方案。未来可以建立更加深入广泛有效的中国-中亚安全合作机制,持续护航中国-中亚地区稳定。
中宏网版权和免责申明:凡注有“中宏网”或电头为“中宏网”的稿件,均为中宏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宏网”,并保留“中宏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