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网北京3月26日电 (记者 王镜榕 视频报道 郭霖滨)3月2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洪都拉斯共和国建立外交关系。当地时间3月25日,洪都拉斯外交部发表声明,正式宣布与台湾断绝“外交关系”。26日,中国同洪都拉斯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洪都拉斯共和国关于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两国政府决定自公报签署之日起相互承认并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
“洪都拉斯与中国建交可喜可贺,这是2023年中国外交领域的又一大突破。”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周戎接受本网记者专访时指出,建国初期,只有不到20个国家与中国建交,到了1965年,与中国实现邦交正常化的国家也不过40多个,法国成为第一个与中国建立完全外交关系的欧洲大国。周戎告诉记者,自1970年后,尤其是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并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后,全世界出现前所未有的与中国建交热潮。短短9年的时间里,日本、英国、联邦德国、意大利、加拿大、澳大利亚、美国相继与中国建立了大使级外交关系,上个世纪90年代,中国先后与韩国、印度尼西亚、沙特阿拉伯和以色列实现了关系正常化,基本实现了与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关系的正常化。
以下是周戎访谈:
中洪建交意义十分重大。这是自哥斯达黎加、巴拿马、萨尔瓦多、尼加拉瓜、多米尼加后中国在中美洲和加勒比地区外交的重大突破。目前整个中美洲只有危地马拉和伯利兹(原来的英属洪都拉斯)尚未与中国建交,但中美洲与中国的建交热潮并未就此结束。现在台湾当局的所谓13个“邦交国”中,只有巴拉圭、危地马拉、海地和伯利兹四国的面积稍微大一点,人口超过100万。其它的国家要么是微型小国,要么是群岛或岛屿国家。中洪建交必然使得台湾当局与危地马拉、巴拉圭、海地和伯利兹等所谓“邦交国”的关系遭受强烈震动。另外,在台湾地区所谓“邦交国”中,圣卢西亚、伯利兹、瑙鲁、马绍尔群岛均曾与中国有过邦交,海地也在上个世纪末就与中国在对方首都互设了贸易代表处。现在看来,13个台湾“邦交国”弃台只是时间问题。
在洪都拉斯与台湾当局“断交”之前,美国政府试图阻止洪方与中国大陆建交,但这项图谋失败了。洪方不顾美方反对,先是与台湾当局断交,然后与中方建交,并在建交公报里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和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
中洪建交也标志着蔡英文当局在外交上的连续失败。自2016年她担任台湾地区领导人后,在不到7年的时间里,已有连续9个国家与台湾当局“断绝外交关系”。可以预料,在今后的时间里,还会有更多的台湾“邦交国”会继续效法洪都拉斯“弃台向我”。蔡英文当局在国际上将会更加孤立。
我们知道不论是蔡英文还是她的民进党前任陈水扁都被戏称为“散财童子”。在这两人担任台湾地区领导人之时,基本上是置民族大义和台湾人民的社会经济生活于不顾,不断地将台湾纳税者的钱用来“孝敬”这些“邦交国”。但并未能阻止这些国家与台“断交”、与我建交的浪潮,而且这些“邦交国”往往狮子大开口,只要面临“经济困难”,就向台湾要钱,而且欲壑难填。随着时间的推移,台湾当局已经没有多少能力继续向这些国家提供“足够的”资金以维持关系正常化,靠金钱投资维系“邦交国”的外交正在走向破产,而如果不是由于美国政府的阻挠和干扰,还会有更多的台湾“邦交国”会“阵前倒戈”,台湾当局的外交空间会加速缩小。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提出的三大倡议“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已为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的人民所接受。对于洪都拉斯来说,中国不仅是世界大国,也是长期帮助发展中国家繁荣富强的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代表着发展的力量、和平的力量和进步的力量。洪都拉斯政府和人民的正确选择一定会“感染”更多的国家,也会使得尚未与中国建交或者复交的国家做出顺应世界大势的正确选择,历史的潮流难以抗拒。
中宏网版权申明:凡注有“中宏网”或电头为“中宏网”的稿件,均为中宏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宏网”,并保留“中宏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