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网北京9月16日电(记者 王镜榕)国家主席习近平14日晚在北京同欧盟轮值主席国德国总理默克尔、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共同举行会晤。中欧双方宣布签署《中欧地理标志协定》,确认加快中欧投资协定谈判,实现年内完成谈判目标。
中德欧领导人就中欧关系深入交换意见,为下阶段中欧关系规划方向,确定重点领域,一致同意加强沟通协调合作,确保今后中欧之间一系列重大政治议程取得成功,深化互信,实现互利共赢,坚持维护多边主义,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推动中欧关系迈向更高水平。
日前,中宏观察家、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美欧所副所长张焕波就相关话题接受本网专访。
全球化和多边主义是主流和不可改变的大趋势
中宏网记者:在当前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尚未得到有效治理、逆全球化有所抬头之际,您怎么评价这次中德欧领导人视频会晤的现实针对性和深刻意义?
张焕波:此次中德欧领导人视频会晤意义重大。在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抬头的全球背景下,中欧此次会晤肯定了继续加强全球化合作,坚持多边主义的原则。传递出了中欧坚持沟通协调的合作方式、实现互利共赢的共同意愿。为下一阶段中欧加强抗击疫情和卫生合作、深化经贸合作、拓展绿色经济、数字经济等多领域合作,巩固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指明了方向。中德欧领导人会晤为全球经济稳定提供了强大信心,降低了不确定性。这次会晤让人们更加确信,全球化和多边主义是主流和不可改变的大趋势,全球合作发展大势不会因为少数国家的干扰而阻断。
自全球新冠疫情发生以来,中欧就抗击疫情和卫生合作方面保持紧密联系,对欧洲疫情控制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欧洲的疫情有卷土重来的趋势,中欧之间加强对话有助于维护双方共同抗疫的成果,继续深化加强中欧在抗击疫情和卫生领域的合作。
此次会晤,中德欧领导人签署了《中欧地理标志协定》,并确立了在投资、绿色合作、数字合作等领域加深对话和合作。中欧的地理标志协定签署,为全球经济体通过开展对话和建立规则的方式来消除分歧推进合作树立了典范。此次会晤达成的成果,有助于帮助中欧开展经贸合作,实现经济互补,有效增强疫情下的全球市场信心,引领世界经济恢复秩序。从中欧双方战略关系来看,此次领导人会晤,增强了中欧双方对彼此的信任,有助于中欧拓展合作领域,建立中欧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促进中欧大陆互通互联。
中欧深度合作,将对构建新经济秩序发挥重要作用
中宏网记者:您对当前形势下,中欧宣布在投资、绿色合作、数字合作领域加强高层对话与合作,如何解读?
张焕波:中欧宣布在投资、绿色合作、数字合作领域加强高层对话和合作,体现了中欧都认为双方在多领域合作存在市场潜力,释放出了中欧愿意加强沟通协作,拓宽合作领域,开展中欧合作新局面的信号。
中欧在投资方面的潜力巨大,加强中欧在投资方面的合作,一方面有利于中欧在疫情中恢复经济水平,引领全球经济稳健复苏;另一方面,也可以加强中欧全面战略合作伙伴的经贸基础。在绿色合作和数字合作领域加强高层对话和合作、探索新的中欧经济增长点的同时,彰显了双方在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共同理念和追求,以及在新兴技术领域进一步协作的可能性。中欧在绿色发展、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方面有着深厚的基础,已经长期开展了多方面的合作,中欧在这方面有着共同的理念,未来的合作将会继续深化,为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和低碳发展做出贡献。
数字经济近年来发展迅速,受到各方关注,特别是跨境数字贸易和投资增长很快,未来发展空间很大,但是在数字经济国际规则方面,目前还缺乏共识,中欧在数字领域的合作将有助于探索全球数字治理规则、推动数字经济全球化。总之,中欧全面多领域深度合作,将对亚欧大陆联通互通,形成新的全球化重心,构建新的经济秩序发挥重要作用。
中宏网版权申明:凡注有“中宏网”或电头为“中宏网”的稿件,均为中宏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宏网”,并保留“中宏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