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网北京9月7日电(记者 王镜榕)9月4日,国家领导人在2020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全球服务贸易峰会上致辞,特别强调中国克服重重困难,举办这样一场重大国际经贸活动,就是要同大家携手努力、共克时艰,共同促进全球服务贸易发展繁荣,推动世界经济尽快复苏。
国际舆论认为,当前全球疫情仍在持续蔓延,中国举办服贸会意义重大。中国进一步扩大开放、深化服贸合作,为提振全球经济注入信心与动力。
日前,中宏观察家、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戴稳胜、赵子超就相关话题接受本网专访。
中宏网记者:国家领导人提出“共同营造开放包容的合作环境”“共同激活创新引领的合作动能”“共同开创互利共赢的合作局面”3点倡议,请问两位专家对国家领导人在全球服贸会上的致辞精神如何解读?
戴稳胜:我想从三个方面谈点体会:一是新冠疫情当前,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召开服贸会承担大国责任。目前,在全球范围来说,新冠疫情尚未得到全面控制,世界各国都面临着抗疫情、稳经济、保民生的艰巨任务。在此特殊时期,我国决定并成功在北京召开了本届服贸会,一方面充分说明了今年上半年以来,我国的抗疫工作是卓有成效的,并且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应对有方、实施有序的常态化的疫情防控管理办法,能够支持我们有信心、安全有序地举办大型的国际性展会活动。另一方面,这也是中国在合作抗疫、经济复苏等重大国际问题上的大国责任的集中体现。为了防范疫情蔓延,国际经贸活动和物流运输遭受了很大的冲击,特别是对国际服务贸易的冲击。各国都采取了一定程度的限制出入境的措施,这对全球经济产生了极大的打击。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召开国际服贸会,是为全球的服务贸易活动树立市场信心,向全球经济复苏传递的积极信号是:作为负责任的大国,中国有意愿和各国携手抗疫、共谋经济复苏,有意愿发挥自身力量推动全球服务贸易活动逐步复苏,承担中国在国际重大公共安全事件和全球经济发展中的大国责任,积极化解国际经济交流和服务贸易活动面临的壁垒和问题。
二是逆全球化持续,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召开服贸会体现大国担当。国家领导人致辞指出:"本届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以'全球服务,互惠共享'为主题。希望以此为契机,搭建起平台和桥梁,让各国人民充分展示服务贸易领域新发展新突破,共同享受人类社会发展进步新技术新成果"。其实,本次服贸会的展会规模和参会情况就可以充分体现这一主题。全球疫情还没有结束,国际人员往来还有各种各样的限制和隔离措施,但本次服贸会共有148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组织、驻华大使馆、境外商协会及机构和企业参展参会,1.8万家境内外企业、机构线上线下注册,超过10万人注册参会;190场论坛及洽谈活动将密集举办;381项展会预筹成果将集中推出。可见,全球化依然是国际主流,并不会因为个别国家的逆全球化而发生改变。所以,当中国举办本次服贸会时,虽然有重重挑战,但是各国政府和企业仍然积极前来参会,直观地展示了全球化是历史大势所趋,中国举办此次服贸会是顺应历史潮流的。虽然,中美贸易战目前仍未结束,中美关系还未有缓和之势,个别欧美国家试图围堵中国、封杀中国、制裁中国,但在这种逆全球化的不良国际环境下,中国依然顺利举办了此次服贸会,高举"全球服务,互惠共享"的大旗,可以说充分体现了一个大国的担当精神,也反映了在全球化的历史潮流中,中国正逐渐成为全球化的主要推动者和引领者。
三是内循环不是闭关锁国,内外互促彰显大国胸怀。自今年5月1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首次提出"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5月23日国家领导人再次强调"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之后,社会各界都在讨论这一问题,有部分人就担心"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是不是要"闭关锁国"了?这次服贸会的举办充分打破了这种顾虑和悲观论调。"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不是关起门来搞建设,而是要实现更高水平、更高质量、更大规模的对外开放,是要打造以服务国内循环为主,内外循环互促的更加协调、更加开放、更加具有活力的新发展格局。在这次服贸会致辞中,国家领导人重点提出了三点倡议:"第一,共同营造开放包容的合作环境。第二,共同激活创新引领的合作动能。第三,共同开创互利共赢的合作局面。"这三点倡议都离不开一个核心词就是"合作"。国际服务贸易活动离不开合作,中国的新发展格局更离不开合作。要加强合作就要坚定不移地对外开放,不断去协调内外循环之间存在的问题和障碍,理顺国内外双循环的循环机理和途径,从而打造更高水平、更高质量、更加开放的新发展格局。对内,充分挖掘国内市场潜力,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外,合作共享中国改革开放的巨大成果,推动全球经济发展,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将此次国家领导人的致辞与之前关于新发展格局的重大论述结合来看,可以说让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了什么是新发展格局,"内循环为主体"和"内外循环互促"的关系。三个"合作"的倡议,彰显了中国对外开放、拥抱世界、共赢共享的大国胸怀。
中宏网版权申明:凡注有“中宏网”或电头为“中宏网”的稿件,均为中宏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宏网”,并保留“中宏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