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时政
  • 财经
  • 社会
  • 股票
  • 信用
  • 视频
  • 图片
  • 品牌
  • 发改动态
  • 中宏研究
  • 营商环境
  • 新质生产力
logo 地方发展
  • 中宏网首页 >
  • 地方发展 >
  • 正文

青岛森林野生动物世界双节匠心打造“萌兽N次元 马戏嘉年华” 以沉浸式创新体验树立文旅融合新标杆

2025-09-26 17:30:45 中宏网
分享到: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中秋和国庆双节交汇之际,青岛森林野生动物世界立足“文旅体验升级”战略核心,创新推出“萌兽N次元 马戏嘉年华”主题活动。

DSC01155.jpg

  多维体验升级:构建“观赏-互动-沉浸”立体消费场景

  作为本次活动的核心亮点,青岛森林野生动物世界于10月1日至8日精心打造的“全域巡游体系”,以“场景化、跨次元、国际化”为特色,重构游客视觉与互动体验。活动期间,3辆主题花车以动物生态为灵感进行创意设计,搭配由驯鹿、大羚羊、金刚鹦鹉、环尾狐猴等多品类珍稀动物组成的“萌兽巡游队伍”,实现“自然生态”与“视觉艺术”的深度融合;同步登场的动漫cos阵容与快闪男团,以精致服饰与动感舞蹈打造“次元破壁”互动场景,精准触达年轻消费群体需求;更有国际艺人团队穿插快闪舞蹈与杂技表演,通过多元文化元素的碰撞,为巡游注入国际化活力,持续点燃现场氛围。

DSC01334.jpg

  与此同时,园区星空剧场完成“焕新升级”,深度整合动物元素、跨次元演绎与国际艺术表演,构建“近距离互动+全感官沉浸”的演出模式。通过舞台视觉、音效系统的优化与互动环节的设计,游客可在观赏过程中与表演者、动物元素等深度互动,从“旁观者”转变为“体验参与者”,全方位感受双节氛围,实现“视听盛宴”向“情感共鸣”的体验升级。

DSC01288.jpg

  科普与公益协同:打造生态保护与文明旅游传播平台

  在体验创新之外,青岛森林野生动物世界更以此次双节活动为载体,深化科普教育与公益传播价值。活动期间推出的“趣·探索 自然学院”系列科普项目,通过“动物足迹探秘站”“草木印记探索站”“提灯夜游”等固定站点与“月圆动物世界,萌宠享‘饼’趣”“国庆贺卡创意站”等主题活动的结合,将野生动植物知识融入游玩场景,实现“寓教于乐”的科普效果,助力公众建立对自然生态的认知与热爱。

IMG_20250926_103906_BURST11.jpg

  10月4日“世界动物日”当天,园区联合中华人民共和国黄岛海关、青岛西海岸新区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青岛市西海岸新区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共同举办“守护生灵 国门同行”暨“畅游青岛文明相伴”主题宣传实践活动。活动通过典型案例深度解析、文明旅游宣导及科普资料发放等形式,不仅向公众普及野生动物保护法律法规与走私危害,更倡导“文明旅游、生态保护”的社会共识,体现企业社会责任与行业担当,推动“文旅体验”与“公益价值”的协同发展。

微信图片_20250926133211_3334_151.jpg

  IP生态赋能:构建“体验-消费-认同”文旅消费闭环

  为进一步提升游客获得感与品牌黏性,青岛森林野生动物世界围绕“IP文创”打造全场景消费生态。双节期间推出的IP文创市集,覆盖购物、餐饮、娱乐三大核心消费场景,集中展销以园区动物IP为核心的文创产品,并推出“猴王烘焙”中秋国庆限定商品,精准匹配节日消费需求。通过“体验驱动消费、消费强化认同”的模式,不仅丰富游客消费选择,更通过IP化产品实现品牌价值的具象化传递,助力园区从“体验目的地”向“品牌消费场景”升级。

微信图片_20250926133208_3331_151_副本.jpg

  品牌战略进阶:为青岛文旅产业注入持续活力

  “萌兽N次元 马戏嘉年华”主题活动,是青岛森林野生动物世界践行“差异化文旅竞争”战略的重要实践。通过对“自然生态、跨次元文化、科普公益、IP消费”的多业态整合,园区成功打破传统动物园的业态边界,构建具有辨识度的“体验型文旅IP”。未来,青岛森林野生动物世界将持续优化活动内容与服务质量,深化“沉浸式体验+价值传递”的核心竞争力,进一步扩大品牌影响力与市场辐射力,为青岛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编辑:宁晋环
审核:吴娜

中宏网版权申明:凡注有“中宏网”或电头为“中宏网”的稿件,均为中宏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宏网”,并保留“中宏网”的电头。

    为您推荐

  • 微信
  • 微博
  • 手机中宏网

相关推荐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2167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7121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250号

关于我们 中宏网动态 广告服务 中宏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30128号-1 举报电话:010-63359623

Copyright © 2016-2025 by www.zhonghong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运营管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