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网讯 近年来,晋中市左权县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在医疗卫生、教育事业、民生保障、就业服务等关键领域持续发力,推出一系列惠民生、暖民心的务实举措,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为县域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强基固本优服务 守护群众健康路
左权县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抓手,着力破解群众健康需求增长与医疗资源不足的矛盾。
通过山西省人民医院整体托管左权县人民医院,创新管理模式,强化投入保障,建成心内科、重症医学科等特色学科,打造急诊急救“五大中心”,多项关键技术实现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跨越。
投资3.7亿元新建县人民医院并更新设备,硬件条件显著改善;省级专家常态进驻,“医联体+医共体”深度融合,构建“1+10+166”紧密型县域医共体,打通健康服务“最后一公里”。
同时,提升中医药服务效能,完成左权县中医院门诊综合楼改造,特邀北京专家坐诊,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优质中医资源。
2025年,该县还承办新生儿免费筛查、妇女“两癌”检查等6件全免费民生实事,切实减轻群众医疗负担,筑牢生命健康防线。
软硬件齐抓 办好人民满意教育
教育是最大的民生。左权县持续加大教育投入,硬件设施全面提档升级,近年来累计投资数亿元,实施城乡学校操场改造、职业中学资源整合、寄宿制学校标准化提升等工程,特别是投资4.3亿元建成的左权中学于2024年投入使用,设施设备达全省一流水平。
软件实力显著增强:成功引进北京新学道教育集团合作办学,左权中学教学质量实现跨越式提升,2024年高考应届本科达线率为77.5%,居晋中市第二,106名学子被清华、北大等985、211高校录取;通过校园招聘、“员额制”等方式补充教师153人,优化师资结构,实施“新教师三年培养计划”等工程,教师队伍素质全面提升。同时,优化教育布局,撤并农村小规模学校38所,推行阳光招生编班,落实精准资助,提升“双减”质效,全力筑牢校园安全防线,努力让每个孩子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兜底线强服务 提升民生温度
左权县民政局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织密扎牢民生保障网。
社会救助方面,及时足额发放各类救助金,修订低保实施细则,扩大“单人保”覆盖范围,完成城乡低保、特困供养等标准提标,截至目前,发放低保金1651.54万元、特困供养金1013.16万元,确保“兜得住、兜得准、兜得牢”。
养老服务体系方面,出台多项管理办法,每年预算经费保障养老机构运行,新建4处农村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累计建成96所,改造提升辽阳镇区域养老服务中心,逐步构建起县、乡、村三级养老服务网络。
社会事务方面,推动殡仪馆、公益性骨灰堂正式运营及9个乡镇公益性公墓建设,实现惠民殡葬政策全覆盖;举办青年交友联谊会、集体颁证仪式,推动婚事新办。聚焦“一老一小”,规范发放高龄津贴202.8795万元,提高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养育标准,开展困境儿童走访慰问,让特殊群体感受党和政府的温暖。
打造劳务品牌 拓宽群众增收路
就业是民生之本。左权县将劳务输出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促进群众增收的关键抓手,以“左权家政”品牌为核心,构建“培训、就业、保障”全链条服务体系。
搭建县、乡、村三级劳务输出服务网络,实现用工信息24小时内全覆盖,累计接待群众咨询超2万人次。
深耕“左权家政”品牌,整合优质资源,开展养老护理、母婴护理等专业技能培训,采用“理论+实操”教学模式,提升培训实效,品牌带动超300名群众技能就业,人均月收入提升40%以上。
创新“常年招聘+集中招聘”模式,启用“劳务输出流动服务大篷车”,把岗位送到家门口,今年已组织招聘会8场,帮助260余人稳定就业。
构建全链条保障体系,严格企业核查,建立务工人员跟踪台账,设立24小时服务热线,累计解决群众诉求46件,让外出务工人员“安心闯市场”。
今年以来,已累计输出劳务人员1200余人,其中“左权家政”品牌带动就业320人,人均月收入达5000元以上,为县域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左权县将持续聚焦群众需求,在民生领域深耕细作,不断推出更多有温度、有力度的惠民举措,奋力书写新时代民生福祉的“幸福答卷”。(赵建波 赵志斌)
中宏网版权申明:凡注有“中宏网”或电头为“中宏网”的稿件,均为中宏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宏网”,并保留“中宏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