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时政
  • 财经
  • 社会
  • 股票
  • 信用
  • 视频
  • 图片
  • 品牌
  • 发改动态
  • 中宏研究
  • 营商环境
  • 新质生产力
logo 地方发展
  • 中宏网首页 >
  • 地方发展 >
  • 正文

从长春到南宁,跨越3千公里的携手共赢——长春市代表团精彩亮相第22届中国—东盟博览会

2025-09-25 09:15:26 中宏网
分享到: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九月的南宁,依然热情似火,绿意盎然。9月21日,第22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在南宁这座面向东盟开放的前沿城市圆满落下帷幕。在为期五天的盛会中,来自60个国家的1910家企业齐聚于此,共谋合作与发展。其中,由长春市贸促会配合吉林省商务厅共同组织的22家吉林优质企业跨越山河,远赴南宁,在东盟博览会这一国际舞台上精彩亮相,收获了丰硕成果与广泛关注。

  千里奔赴:长春诚意亮相国际舞台

  本届东盟博览会以“数智赋能发展,创新引领未来——以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新机遇助建命运共同体”为主题,南宁主展区面积达10.2万平方米,设置六大专题展区,规模与影响力再创新高。

20250925090612j7xgPN.png

长春市企业赴南宁参加第22届中国—东盟博览会

  位于D15展馆的130平方米的吉林特装展区集中展示了来自吉林省,尤其是长春地区的人参精深加工产品、梅花鹿系列保健制品、优质菌类及林下特产、特色酒水饮料等优势产品。展区设计开放通透、清新明亮,吸引众多专业观众驻足。

  来自长春市的15家企业由多家省级龙头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组成。它们不仅带来了核心产品,更派出资深外贸和市场人员现场对接,展现出长春企业主动“走出去”、拓展东盟市场的强烈意愿。

  展会期间,吉林展区始终人流如织、洽谈热烈。来自马来西亚、越南、泰国等东盟国家的采购商对来自黑土地的人参、植物饮品等特产表现出浓厚兴趣。

  幕后协力:政府与企业同心促开放

  为支持企业开拓市场,吉林省商务厅、长春市贸促会派出业务精湛的工作人员组成会务组,从企业报名、证件办理、展位设计搭建,到对接海外采购商、配套活动参与,提供全流程保障服务。并组织企业参加了中国-马来西亚企业合作对接会和越南专场经贸对接会,帮助企业寻找商机,拓宽经贸合作渠道。据统计,5天时间,吉林展区现场成交金额达19万元,意向签约金额突破1500万元。

20250925090655izflYQ.png

9月17日,第22届中国—东盟博览会暨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在南宁开幕。副市长阮刚辉在吉林展区参观

  展会期间,长春市副市长阮刚辉参加开幕式并带队参观吉林展区,详细了解我市组织参展情况,看望慰问参展企业和工作人员。出席新加坡专题座谈会等经贸活动,与老挝国家工商会副主席本勒、新加坡工商联合总会主席张松声、马来西亚对外贸易发展局公使衔参赞尼克曼·拉法易等重要嘉宾进行友好交流。介绍长春市的资源禀赋、产业优势、经济活力等,围绕经贸投资、冰雪旅游、汽车制造、生物医药、光电信息等内容进行重点推介。与各方就进一步深化交流合作、建立常态化沟通机制、加强商协会间联系、鼓励双方企业投资等达成多项共识。

  活动期间,长春市代表团还参加了中国东盟工商合作交流会,与柬埔寨农林渔业部副部长唐汉峰、泰国广西商会副会长李晛会谈交流,到广西自贸区南宁片区、广西东盟跨境电商总部基地参观交流。考察了中新南宁国际物流园、中国—东盟特色商品汇聚中心、东盟经贸中心及五象新区管委会,借鉴南宁在对接东盟市场、推动物流产业升级及新区管理模式上的创新实践,为长春市拓展国际合作、优化商贸环境提供参考。

  阮刚辉副市长指出,各相关部门和单位需以此为抓手,主动靠前做好企业服务保障工作,精准对接企业需求,积极搭建经贸洽谈、项目对接等合作平台,助力企业与东盟客商建立稳定联系;同时,长春要以此次参加东盟博览会、集中展示特色农产品为重要契机与纽带,进一步串联起汽车制造、生物医药、光电信息、冰雪旅游等市域优势产业,尤其要推动“产业+文旅”融合模式创新突破,力争走在区域合作前列,为外贸高质量发展开辟新赛道、实现新突破。

20250925090739B9AEzX.png

企业参加经贸交流活动

     跨越山海:长春开放新篇正启航

  从北国春城到绿城南宁,跨越的不仅是3000多公里的山河远阔,更是从区域市场走向国际舞台的重要一步。中国—东盟博览会已成功举办22届,成为促进双边经贸往来的黄金桥梁。长春市此次主动融入、积极作为,向国际市场展现城市魅力和投资潜力,释放长春坚持开放发展、谋求合作共赢的积极信号。

  未来,长春市将推动更多本土优势产业与优质产品“跨山越海”,在国际合作与竞争中擦亮“长春制造”与“长春品牌”的名片,为长春市振兴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图文 长春市贸促会)

编辑:宁晋环
审核:吴娜

中宏网版权申明:凡注有“中宏网”或电头为“中宏网”的稿件,均为中宏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宏网”,并保留“中宏网”的电头。

    为您推荐

  • 微信
  • 微博
  • 手机中宏网

相关推荐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2167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7121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250号

关于我们 中宏网动态 广告服务 中宏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30128号-1 举报电话:010-63359623

Copyright © 2016-2025 by www.zhonghong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运营管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