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网讯 8月15日,广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正式发布《广东省绿色水经济发展》白皮书,并向全社会公开全文。这是全国首本省级绿色水经济发展白皮书,系统总结了广东实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1364”路径,为全省绿色水经济健康发展提供科学指引。
白皮书由广东省河长制办公室组织编制,约2.4万字,分为前言、正文、结束语三部分,正文设发展背景、发展思路、发展模式、发展成效、未来展望五章。其中,“1364”路径包括:锚定“1个目标”,探索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广东路径;做好“3个统筹”,统筹发展和保护、市场和政府、供给和需求;形成“6种发展模式”,即水城融合发展、特色产业驱动、工程盘活利用、生态保护导向、优质资源增值、文旅品牌赋能;取得“4项成效”,拓展区域协调发展新路径、打造全民绿色消费新场景、开辟社会资本投资新赛道、激发水利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广东对河湖治理保护与开发利用关系的探索始于2016年。当年1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意见》,明确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原则。广东迅速行动,2021年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水利高质量发展大会并印发《关于推进水利高质量发展的意见》,首次在省级层面提出“打造绿色水经济新业态”,成为全国首个部署绿色水经济的省份。此后,省政府连续四年将发展水经济写入《政府工作报告》。2025年5月,《广东省河湖长制条例》正式施行,明确优化水经济项目审批程序、强化要素保障、支持绿色水经济发展。7月,全国首个省级水经济社会组织——广东省水经济促进会成立,搭建政企交流、行业协作、信息共享平台。
政策引领下,广东以试点示范带动全域突破。省河长制办公室、省水利厅组织“10+2”省级水经济试点,聚焦水上运动、水系旅游、滨水休闲康养、优质水利用等新业态。省河长制成员单位强化政策衔接与业务指导,市县河长办同步开展试点,企业加快项目建设,政企合力推动试点实施。截至2024年底,试点主要任务完成,累计投资约120亿元;全省同步谋划储备项目总投资超1000亿元。经综合评估,广东水经济产业规模已突破1万亿元,绿色水经济成为市场热点,发展规模持续壮大。
白皮书发布会上,广东省河长制办公室副主任、省水利厅副厅长、省水经济促进会会长陈仁著作主发布,江门市人民政府、佛山市河长制办公室、省水经济促进会相关负责人出席并答记者问。2025年正值“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周年,广东以白皮书发布为契机,全面总结试点经验,推动全省以更高站位、更实举措、更大力度发展绿色水经济,让“点水成金、绿色兴粤”的高质量发展之路越走越宽、越走越好。(文图 黄磊刚)
中宏网版权申明:凡注有“中宏网”或电头为“中宏网”的稿件,均为中宏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宏网”,并保留“中宏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