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老年消费市场日益繁荣,各类针对老年人的商品和服务层出不穷。但与此同时,一些不法分子也将目光瞄准了老年消费群体,设置了各种各样的消费陷阱。山东省消费者协会本期的消费教育大讲堂主要就老年消费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讲解,帮助大家守护好“钱袋子”,实现安心消费、理性消费。
老年消费市场现状
当前,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我省老年消费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从日常的衣食住行,到健康养生、文化娱乐,老年人的消费需求越来越多元化。保健品市场,各种声称具有神奇功效的产品琳琅满目;旅游市场,针对老年人的旅游线路、老年团备受关注;还有老年教育、老年金融等领域,也在不断推出新的产品和服务。然而,在这片繁荣景象的背后,却隐藏着不少消费风险。一些不良商家抓住老年人信息相对闭塞、防范意识较弱、渴望健康长寿等心理特点,通过虚假宣传、夸大功效、亲情诱骗等手段,误导老年人消费,给老年人带来了经济损失和精神伤害。
老年消费常见陷阱
(一)保健品消费陷阱
虚假宣传,夸大功效。一些商家在推销保健品时,夸大产品的保健和治疗效果,将普通的保健品吹嘘成能治愈各种疑难杂症的“神药”。比如,声称某种保健品可以根治高血压、糖尿病,或者让老年人“返老还童”。这些虚假宣传往往让渴望健康的老年人信以为真,不惜花费大量积蓄购买。
亲情营销,诱骗购买。不法分子会以“干儿子”“干女儿”的身份接近老年人,对老人嘘寒问暖,关心备至。在取得老人信任后,再向老人推销高价保健品。有的还会组织所谓的“健康讲座”“免费体检”,邀请老年人参加,在活动现场营造紧张氛围,让老年人在冲动之下购买产品。
假冒伪劣,以次充好。部分商家销售的保健品来源不明,甚至是假冒伪劣产品。这些产品不仅没有宣传中的保健功效,还可能对老年人的身体健康造成危害。
(二)旅游消费陷阱
低价旅游,强制购物。一些旅行社推出超低价的老年旅游团,用“零团费”“低价游”吸引老年人报名。但在旅游过程中,强制老年人进入指定购物场所购物,不买就不让离开,或者对老年人进行言语威胁、冷嘲热讽。购物场所的商品价格往往虚高,质量也难以保证。
行程缩水,服务不到位。旅游合同中承诺的景点、服务项目在实际旅游过程中被擅自减少或取消。比如,原本说好要参观五个景点,结果只去了三个;住宿条件与宣传的相差甚远,餐饮质量也无法保障。
隐瞒风险,安全无保障。部分旅行社在组织老年旅游团时,没有充分考虑老年人的身体状况和特殊需求,对旅游行程中的安全风险隐瞒不报。在旅游过程中,也缺乏必要的医疗保障和安全防护措施,导致老年人在旅游途中发生意外的情况时有发生。
(三)金融消费陷阱
高息理财,非法集资。不法分子以“高收益、低风险”为诱饵,向老年人推销所谓的“理财产品”。这些产品往往没有合法的经营资质,属于非法集资。他们承诺给老年人高额利息回报,但实际上是用新投资者的钱来支付老投资者的利息,一旦资金链断裂,老年人的本金将血本无归。
冒充公检法,电信诈骗。骗子会冒充公安局、检察院、法院等执法部门工作人员,通过电话联系老年人,声称老人涉嫌违法犯罪,需要将资金转入“安全账户”进行调查。一些老年人由于缺乏相关法律知识和防范意识,惊慌失措之下就将自己的积蓄转入了骗子指定的账户。
养老项目投资骗局。以建设养老公寓、养老基地等养老项目为名,向老年人进行集资。宣传项目建成后,老年人不仅可以获得高额回报,还能享受优先入住权。但实际上,这些项目大多是子虚乌有,或者根本无法按照承诺建成,老年人的投资最终打了水漂。
老年消费防骗与消费建议
(一)增强防范意识,不轻易相信他人
保持理性,不贪图小便宜。面对商家的“免费赠送”“低价促销”等诱惑,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不要因为贪图小利而陷入消费陷阱。
核实信息,不轻信宣传。对于保健品、理财产品等的宣传内容,不要盲目相信。可以通过正规渠道,如咨询医生、查询相关部门网站等方式,核实产品的真实性和合法性。
谨慎交友,不随意透露个人信息。不要轻易相信陌生人的甜言蜜语,不随意向他人透露自己的姓名、身份证号、银行卡号、密码等重要个人信息,防止被不法分子利用。
(二)学习消费知识,提升辨别能力
关注消费资讯。多关注新闻媒体、社区宣传栏等发布的消费警示和消费知识,了解常见的消费陷阱和防骗技巧。
参加消费教育活动。积极参加社区、消协等组织的消费教育活动,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和消费维权知识,提高自身的消费素养和辨别能力。
向家人请教。遇到拿不准的消费问题,及时与子女、亲友沟通,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三)理性消费,按需购买
制定消费计划。在购买商品或服务前,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和经济能力,制定合理的消费计划,避免冲动消费。
比较选择。对于同类型的商品或服务,要进行多方面比较,包括价格、质量、售后服务等,选择性价比高的产品。
保留凭证。在消费过程中,一定要索要并妥善保管好购物发票、合同、收据等消费凭证。这些凭证是维权的重要依据,一旦发生消费纠纷,可以凭借凭证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四)遭遇骗局,及时维权
如果不幸遭遇消费骗局,不要惊慌失措,也不要自认倒霉。要第一时间采取行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可以先与商家协商解决,如果协商不成,可以向当地的消费者协会投诉,或者拨打12345投诉举报热线;如果涉及诈骗等违法犯罪行为,要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结语
老年朋友们,消费安全关系到大家的生活质量和财产安全。希望通过今天的讲解,能帮助大家提高防范意识,增强辨别能力,在享受消费乐趣的同时,避免陷入消费陷阱。让我们共同努力,营造一个安全、放心、和谐的老年消费环境!
本期消费教育大讲堂由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银龄红盾消费教育讲师团成员冯浩主讲。(通讯员 李倩 邹煦阳 关继昌)
中宏网版权申明:凡注有“中宏网”或电头为“中宏网”的稿件,均为中宏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宏网”,并保留“中宏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