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时政
  • 财经
  • 社会
  • 股票
  • 信用
  • 视频
  • 图片
  • 品牌
  • 发改动态
  • 中宏研究
  • 营商环境
  • 新质生产力
logo 地方发展
  • 中宏网首页 >
  • 地方发展 >
  • 正文

晋中市一体推进治山、治水、治气、治城,筑牢生态屏障

2025-07-31 09:43:01 中宏网
分享到: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中宏网讯 生态环境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今年以来,晋中市锚定“156”战略举措,坚持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一体推进治山、治水、治气、治城,高标准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全市工业企业深度治理已完成44家,整体完成度达85%;44项“一泓清水入黄河”生态保护工程已全部开工,34项已完工;大宗工业固废排查整治分阶段持续推进整改。一场全方位、深层次的生态环境保卫战正在晋中大地如火如荼地展开。

  治山:让绿色铺满大地

  近日,和顺县横岭镇第一支生态修复护林队在上北舍村成立,5名队员以日常巡查、设施维护、数据记录等方式守护林地生态,为华北豹等物种的栖息地筑牢防线。而就在今年,当地新监测到4只成年华北豹,其中一只已扩散至县城北部麻衣山区,这一“旗舰物种”活动范围的扩展,正是晋中“治山”成效的生动注脚。

  如今,和顺县已成为拥有74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生物多样性宝库。在晋中,像和顺县这样的生态蜕变并非个例,以生态优先为导向,晋中各地持续推进系统性治山工程,从造林绿化持续扩绿让生态屏障愈牢愈美、大力兴绿让富民之路越走越宽,再到加码护绿让资源安全向稳向实,“绿色答卷”正在晋中各地续写,不断夯实绿色基底、注入绿色动能、提供绿色保障,为晋中高质量发展描绘更加浓重的生态底色。

  治山不仅守住了生态本底,更激活了发展动能。和顺县猫盟“豹乡田”项目带动村民增收,非遗牵绣、原醋酿造等生态友好型产业扎根乡村。祁县林场积极实施“百场带千村”行动,依托昌源河国家湿地公园和乔家大院,打造5A级景区发展模式,带动附近村民人均年增收2万元。昔阳县孔氏乡机械化带状发展板栗经济林2.5万亩、核桃1.2万亩,实行集中连片规模化经营,实现资源变资产、林权变股权、农民变股东。在全市范围内,森林康养、文旅融合等新业态因良好生态应运而生。

  从野生动物回归到绿色产业兴起,晋中以治山实践证明:当绿色成为大地底色,生态保护与民生改善便能形成良性循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图景正愈发清晰。

  治水:护碧水永续长流

  党的十八大以来,晋中以高度的政治自觉践行使命担当,全面投身汾河流域综合治理。作为汾河中游重要流域,这条从祁县思贤村入境、至灵石王庄桥南出境的母亲河,正在全方位治理中重焕生机。

  “河面宽了、水量足了,傍晚亲水观景平台上满是散步的村民。”介休市水利局工作人员李莉口中的汾河之变,源于汾河二号湿地提质等工程。污水处理厂尾水回收、河网连通让活水循环,依托水资源精细调配,祁县每天1.8万吨中水汇入昌源河湿地公园,让“清水绿岸”从愿景落地。

  治水既要护生态,更要促发展。灵石县探索再生水水权交易,两渡产业园污水处理厂等设施建成后,“中水直供企业”成常态,正如当地专班负责人张耀伟所说:“既省了新鲜水,又给工业添了活水”;介休中街村投入540万元治理黑臭水体,1万立方米蓄水池让污水变灌溉用水,村民告别“污水横流”。

  如今的晋中,已构建起“上下联动、全域协同”的治水格局。7大类86项工程织密防护网,从城镇污水治理到农村污染防控,从湿地净化到河道修复,以及工业节水改造、农业高效灌溉、地下水禁采限采同步推进,让节水护水成为共识。

  “汾河流水哗啦啦”的旋律渐次清晰。晋中以治水实践证明:当碧水成为大地脉络,生态保护与民生发展便能同频共振——这条母亲河载着绿意与希望奔涌向前,正是“守护碧水长流”的生动注脚。

  治气:还天空澄澈湛蓝

  在汾河谷地,晋中大气污染管控的攻坚战正打得扎实有力,“蓝天常在”的图景日渐清晰。太谷区的玛钢企业曾是当地大气污染的“重点户”,如今90家企业完成环境综合整治,污染排放大幅下降。“厂区空气清新了,周边居民再没投诉过,订单反而多了。”企业负责人的感慨,道出了治污与发展的双赢。

  工业治气是核心战场。全市44家企业完成深度治理,进度达85%;172家企业量身定制无组织排放“一厂一策”,94个污染问题逐个清零;13家焦化、水泥企业推进超低排放改造,正按最新标准完善设施,从源头减排到过程管控,工业废气排放的“闸门”越收越紧。

  控煤、治臭氧同步发力。为斩断散煤污染,晋中争取中央、省级专项资金约1.57亿元,3062户集中供热工程已开工建设,投入约0.34亿元,让“煤烟味”渐成过去;针对臭氧污染,《晋中市2025年臭氧污染防治攻坚行动实施方案》精准落地,167家喷涂喷塑企业建立管理清单,80家完成源头替代,327家汽修、加油站等企业自查整改涉VOCs问题,给空气“减负”。

  从工业废气治理到散煤清零,从臭氧防治到全链条管控,晋中以“靶向施策、久久为功”的坚持,让天空底色愈发清亮。今年上半年,我市城区空气质量明显改善。这片湛蓝里,既有生态环境的改善,更有发展理念的转变。治气之路,正让“蓝天白云”成为市民日常可见的幸福。

  治城:绘“怡然”生活新图

  近日,榆次区东大街的美化升级收获市民纷纷点赞。漫步街区,脚下是创意路面,身旁是人气网红墙,抬头可见国风生肖装饰与古巷相映成趣。这条承载榆次烟火气的老街,正以“步步皆景、处处舒心”的新面貌,让市民真切感受“颜值与体验齐飞”的美好。

  晋中市围绕“让街景更亮眼、让体验更舒适”目标,从细节处打磨城市质感:曾经单调的电箱等户外设施变身“艺术品”,成为展现文化的“微型展台”;网红墙设计巧妙,聚拢超高人气。从电箱美化到路面升级,从网红墙打造到生肖装饰落地,每一处变化都凝聚着城市精细化管理的“绣花功夫”,既让老街在焕新中留住烟火气,又让市民在变化中触摸到实实在在的幸福感。

  走进市城区,公园绿地星罗棋布,是市民休闲娱乐的优选之地。夏风轻拂时,晋商公园的荷塘更添新韵:数十艘古色古香的游船悄然入画,轻纱曼舞、灯影绰约,为碧水红荷平添流动的诗意。这些满载“繁花”的古典游船,为市民游客构建起可游、可赏、可品的诗意空间,让“船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美景成为城市新名片,也让更多人感受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美妙交融。

  而集文化交流、创意展示、休闲娱乐于一体的怡然青年广场,既是文化碰撞、创意迸发的潮流阵地,也是晋中文旅的新名片。无论文艺青年、电竞达人还是美食爱好者,都能在这里找到专属乐趣,感受城市的活力与温度。

  从老街焕新到公园添景,再到广场聚能,晋中以“治城”实践雕琢城市细节。这些变化与治山、治水、治气的成果相呼应,共同让“怡然见晋中”的图景愈发清晰,让生态宜居的城市底色更加鲜亮。

  当前,晋中市正加快建设青年发展型城市,积极做大夜间经济、周末经济、假日经济旅游消费业态和形态,培育更多具有鲜明特征的“网红打卡地”,吸引周边城市更多游客来晋中旅游,更好地体验修身养性、怡然自得、悠闲自在的休闲时光。晋中,正以“一体推进治山治水治气治城”为引领,一步一个脚印地朝着生态宜居的目标迈进。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卷正徐徐展开。未来,这座城市必将在生态保护与文旅融合的沃土上,生长出更多诗意与活力,让“怡然见晋中”的意境深入人心,绽放出愈发璀璨的光彩。(赵建波 冯静宁)

编辑:宁晋环
审核:张强

中宏网版权申明:凡注有“中宏网”或电头为“中宏网”的稿件,均为中宏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宏网”,并保留“中宏网”的电头。

    为您推荐

  • 微信
  • 微博
  • 手机中宏网

相关推荐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2167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7121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250号

关于我们 中宏网动态 广告服务 中宏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30128号-1 举报电话:010-63359623

Copyright © 2016-2025 by www.zhonghong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运营管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