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鄂尔多斯市鄂托克前旗深入贯彻落实自治区“两件大事”“六个工程”“六个行动”的战略部署,紧扣全市高质量发展目标,以全旗“四区建设”提档升级年为总抓手,集中力量推进助企行动、就业促进行动,全力以赴深化改革、促进发展、惠及民生、防范风险,将“鄂托克前旗温度”融入营商环境建设的每一个细节,为“奋进鄂托克前旗”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坚实的民生动力。
一、聚焦服务效能,构建“优质便捷”服务体系
针对群众“办事难、跑多次”的痛点,鄂托克前旗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动服务模式从“被动等待”向“主动供给”转变。一方面,优化窗口服务流程,深入推进“一窗通办”“跨省通办”“高效办成一件事”等改革举措,精简办事程序,推行“工作日延时服务、周末窗口开放、特殊群体上门服务”模式。上半年,人社服务窗口累计受理业务2952件,开展延时服务、上门服务42起,办理劳务派遣延续许可1家,时限内业务办结率和群众满意率均达100%。另一方面,加速数字化转型,创新推出“5G视频办”服务,设置专属专区,配备专业客服和智能设备,将传统“网上办”升级为“面对面视频办”,涵盖养老保险待遇申领、失业保险金发放、技能提升补贴申领等29项高频业务,累计连线62人次,让群众“不用跑现场、就能办成事”,真正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零跑腿”,便民服务更有温度。
二、聚焦就业促进,激活“高质量就业”动能
就业是民生之本,也是营商环境的重要体现。鄂托克前旗以“就业促进行动”为抓手,构建“政策闭环+服务延伸+数据赋能”的就业保障体系。强化政策支撑,出台《鄂托克前旗就业促进行动实施方案》,明确8个领域、26个方面、58项具体任务,配套“任务分解、倒排工期、行动保障”三张清单,形成“1+3+N”政策体系。同时,依托“根数据库”开展静态就业数据摸底,动态掌握重点产业、重大项目就业底数,为政策精准施策提供数据支撑。延伸服务触角,打造“家门口”就业服务站,集“公共就业服务、区域劳务协作、专业人才服务、人力企业服务、网络直播带岗”等功能于一体,链接零工市场、人才大厅、各镇人社就业服务站。针对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开展“1131”精准服务(1次政策宣介、1次职业指导、3次岗位推介、1次就业培训或见习);探索成立蒙陕甘宁四省多县区域劳务合作联盟,引进优质劳务人力企业,共同搭建线上线下综合就业体。创新流动服务,依托“草原村排”“六大乡土集市”,用户外LED宣传车搭载支付宝“1号求职机”,打造“草原”就业流动服务站,将就业服务延伸至嘎查村、工矿企业一线,累计发放就业创业、社保政策资料2000余份,相关模式获自治区、市级媒体专题报道。截至目前,全旗城镇新增就业500人以上;举办线上线下招聘会19场(含直播带岗11场次),282家企业参与,提供就业岗位4630个,达成就业意向208人;开展职业培训695人次;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7笔745万元,扶持17人创业,带动36人就业,交出了一份“温暖人心”的民生答卷。
三、聚焦权益保障,筑牢“和谐稳定”劳动关系
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是营商环境的重要基石。为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鄂托克前旗以“根治欠薪”为核心,构建“智慧监管+制度约束+部门协同”的维权体系。强化智慧监管,推广“安薪鄂前旗”智慧平台,实现全旗在建项目二维码投诉渠道100%覆盖,建立“扫码投诉-自动派单-限时办结-满意度回访”闭环机制;将新能源、住建等重点领域78个项目纳入农民工工资支付预警平台,实现用工数据实时监测、欠薪风险自动预警;积极开展线上“云巡查”工作,通过视频连线核查项目工资支付情况,累计开展远程检查32次,有效防范欠薪隐患。深化制度改革,实施工程建设项目“备案制”(新开工项目办理施工许可前必须完成工资支付保障措施备案),推行“四季专项行动”(“摸底大排查、底数全掌握”春季行动、“服务高效化、制度全覆盖”夏季行动、“防惩重贯通、问题全整改”秋季行动、“攻坚早行动、案件全清零”冬季行动),创新“双驻双查”机制,累计开展联合检查24次,整改隐患12起。加强部门协同,建立根治欠薪联席会议制度,召开协调会8次,形成住建、能源等7部门联合惩戒机制;开展“根治欠薪集中接访日”活动,组织部门负责人现场办公,接待来访群众46人次;建立欠薪案件“双推送”机制(向行业主管部门、属地政府同步移交线索),提高案件办理效率,推动“治欠”向“防欠”转变。
四、聚焦人才引育,激发“发展活力”人才动能
人才是发展的第一资源,也是营商环境的核心竞争力。鄂托克前旗以“人才强旗”为目标,构建“引才+育才+留才”的人才生态体系。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全面推进事业单位人才引进,充实教师、医疗、执法等关键领域力量;参与市级“暖城之邀—系列招才引智进高校”活动4场(北京站、东北站、东南站、呼和浩特站),收到简历500余份;赴华中农业大学开展“奋进鄂前旗”人才招引专场活动,收到简历60余份,达成初步就业意向30余人;定期征集企事业单位人才需求,发布《鄂托克前旗2025年度人才需求目录》2期,涉及50多家单位、120余个岗位。深化人才培育改革,印发实施机关事业单位《实用专业技术人才改革方案》,健全人才管理、使用、评价机制,释放人才队伍动能;推进技能人才培育,承接国家“技能照亮前程”培训行动,推动政校企一体化定制技能人才行动,引导重点就业群体提升职业技能转换能力和新技术岗位适应能力,每年约为企事业单位培训千名技能人才,让技能人才成为产业升级的“生力军”;举办蒙陕甘宁“四省多县”县域劳务协作、人才交流活动,签署《深化蒙陕甘宁“四省多县”县域劳务协作、人才交流合作协议》,推动区域人才资源共享。优化人才服务保障,落实市级引进人才安家补贴政策,近三年累计为84人申请市级安家补贴,完成公示65人,发放补贴资金699万元,切实解决人才“后顾之忧”,“人才生态”持续优化。
下一步,鄂托克前旗将持续以“群众需求”为导向,深化改革创新,强化服务意识,聚焦企业和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无论是“5G视频办”的便捷服务,还是“草原”流动服务站的精准对接;无论是“安薪鄂前旗”的智慧监管,还是“人才政策”的贴心保障,每一项举措都彰显着“鄂托克前旗温度”,鄂托克前旗将继续用“民生实招”织密营商环境“幸福网”,为“奋进鄂托克前旗”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有力的人力资源支撑,用“鄂托克前旗温度”托起企业群众“稳稳的幸福”。
中宏网版权申明:凡注有“中宏网”或电头为“中宏网”的稿件,均为中宏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宏网”,并保留“中宏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