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网讯 7月25日,福建省宁德市交通运输局召开新闻通报会,介绍国省道防灾、减灾工作情况。“十四五”期间,宁德依托现有道路基础设施与互联网大数据技术,推动智慧公路、绿色公路等事业深化发展,全市累计投入资金2.8171亿元,完成了国省干线529.223公里的安全设施精细化提升与418.359公里的公路灾害防治处置,并打造了一张囊括10个应急基地、112路监控设备、39个交通观测站、8个可变情报板,以及两处桥梁、边坡监测一体化的信息收集、处置、反馈信息平台。
据悉,根据“十三五”末省公路中心下达的路况检测数据与公路隐患排查台账信息,统筹全局,依照轻重缓急的原则科学制定项目实施计划。五年内完成了涵盖交通事故多发路段、地质不良易塌陷路段、易溜方滑坡路段及安保设施老旧缺损路段的生命防护项目33个,涉及道路里程529.223公里,占国省干线比例38.3%。灾害防治处置项目16个,涉及道路里程418.359公里,占国省干线比例30.2%。投入资金1.27亿元,完成4座危桥改造项目。
同时,开展“ACC加固腐蚀桥墩受力机理与腐蚀性能评价”研究课题。针对沿海桥梁墩柱易受海水侵蚀造成灾害的情况,在霞浦以下青山特大桥维修加固项目为契机,在加固已腐蚀露筋的下青山特大桥的桥梁墩柱中创新使用ACC(防腐混凝土)进行加固。使用ACC进行加固后,桥梁墩柱的抗裂性能、耐久性能及抗渗性能大幅度提高,减少了维护和修补的难度,降低了灾害风险。
展望“十五五”,宁德市将启动新一轮危桥改造、灾害防治及安全设施精细化提升工程,计划完成危桥改建4座、灾害防治236公里,安全设施提升525公里。继续加大科技投入,部署轻量化边坡监测、雾灯诱导及高海拔自动除冰系统,并在数字化领域发力,升级覆盖服务区智慧化、高边坡监测、应急指挥等环节的统一数据平台,全面增强公路韧性,让1382公里国省干线成为闽东大地上名副其实的平安路、幸福路、振兴路。
宁德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邵茂产表示,下一步,宁德市交通运输局将加强资源统筹利用,持续推进宁德市国省干线防灾治灾体系的构建和完善工作,确保覆盖1382公里的6条国道、5条省道的道路安全,提升国省道防灾减灾能力。
中宏网版权申明:凡注有“中宏网”或电头为“中宏网”的稿件,均为中宏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宏网”,并保留“中宏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