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时政
  • 财经
  • 社会
  • 股票
  • 信用
  • 视频
  • 图片
  • 品牌
  • 发改动态
  • 中宏研究
  • 营商环境
  • 新质生产力
logo 地方发展
  • 中宏网首页 >
  • 地方发展 >
  • 正文

新疆泽普县:生态华丽转身 从盐碱荒滩到绿洲沃土

2025-07-07 17:17:34 中宏网
分享到: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中宏网讯 七十载岁月悠悠,新疆大地历经沧桑巨变,泽普县在生态领域的变革堪称其中浓墨重彩的一笔。一直以来,泽普县始终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在生态保护与建设的征程上笃定前行,昔日的生态面貌已焕然一新。如今,城乡环境治理工作的深入推进,更为泽普县生态变迁增添了崭新的注脚,法桐公园、法桐水乡公园的建成,成为泽普生态建设的新名片。

生态.png

  育秧与机栽秧种植试验田

  回首过往,泽普县部分区域曾饱受土地盐碱化、戈壁荒滩广布之苦。在泽普县依玛乡托万喀拉尤勒滚村,曾经这里盐碱肆虐的土地,农作物难以生长,群众的生活深受其扰。但近年来,泽普县积极探索盐碱地综合治理之道,成效斐然。2022年,西部钻探公司驻该村“访惠聚”工作队经多方调研,制定并实施《改良种植方式助农增产增收》项目,投入37.5万元资金。在此项目推动下,这个村的买合木提·买买提家48亩水稻种植模式由传统撒播转变为育苗插秧,成本降低的同时,每亩收入从1000元左右提升至1400元左右。2024年,工作队和村“两委”利用地缘优势自建大棚育苗,试验优选出28个水稻品种,还邀请武汉农业技术专家助力,拿出200亩村集体水稻田作为育秧与机栽秧种植试验田,与传统撒播田对比,引导群众转变种植思维。如今,千亩盐碱地正逐步蜕变成为“稻米粮仓”,预计今年全村3000亩水稻种植,每亩收入可达2000元左右,群众人均纯收入将超1.5万元,盐碱地治理不仅改善了生态,更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新契机。

  戈壁荒滩治理,泽普县同样成果卓著。在泽普县特色现代富民产业园,往昔是一片茫茫“戈壁荒滩”,如今已摇身一变,成为1.78万亩绿意盎然的“苹果园”,产业园以“新砧木、新品种、新模式、新支撑、新运营”为引领,建成新疆最大的无支架半矮化密植苹果示范基地。基地引入抗寒、耐盐碱的新型苹果砧木,实施水肥一体化高效节水管理,果苗在贫瘠土地上的成活率高达98%以上。矮化密植新模式下,每亩定栽110株,预计第三年亩产量可达500公斤,第四年达2吨以上,相较于传统乔化苹果树需五六年结果、每亩仅栽种20余棵的模式,极大提升了土地利用率和亩均经济效益。目前,基地采用“公司+林果技术合作社”模式运营,打造“金凤泽普”鲜果品牌,主要种植的“维纳斯黄金”“秦脆”“瑞雪”等新品种,地头收购价每公斤10元以上。不仅如此,产业园在发展过程中,注重生态保护,195.8余万株苹果树整齐排列,有效保护和改善了生态环境,减少了水土流失。

生态2.png

“叶河花月夜”景区

  在城乡环境治理工作中,泽普县聚焦基础设施升级与环境整治双管齐下,泽普县赛力乡荒地村的“叶河花月夜”的建设更是点睛之笔。曾经,赛力乡荒地村因缺乏规划,存在垃圾随意堆放、污水横流、土地闲置等环境问题。为了改善村庄面貌,泽普县以“叶河花月夜”景区建设为契机,大力开展生态环境整治行动。组织专业团队对村庄进行科学规划,清理陈年垃圾,铺设污水管网,将原本脏乱差的闲置土地进行改造,通过植树种草、景观设计,打造出生态宜人的旅游环境。随着“叶河花月夜”景区的知名度不断提升,周边村民也从中受益。赛力乡荒地村村民古丽孜巴?麦麦提伊敏说:“我们村有了‘叶河花月夜’景区之后,多了一处休闲娱乐的好地方,每天下午吃完饭都能过来转一转,心情很放松。而且景区能带来很多游客,我们通过乡村旅游业,收入也在不断提高。以前村里环境差,现在经过整治,变得干净漂亮,生态也变好了,连鸟类都多了起来。”景区的发展带动了当地餐饮、住宿、农产品销售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为当地群众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增收渠道,真正实现了“以生态整治促旅游发展、以旅游发展助乡村振兴”的目标。

  乡村环境治理工作也开展得如火如荼。各村建立起常态化的保洁机制,配备专职保洁人员,定期对村内道路、沟渠进行清扫和清理。实施“厕所革命”,改造户用卫生厕所,建设公共卫生厕所,改善农村如厕环境。此外,还通过墙体彩绘、文化长廊等形式,将环保理念融入乡村文化建设,群众的环保意识显著增强,乱堆乱放、乱扔垃圾的现象大幅减少。

  在城区,泽普县投入专项资金对老旧街道进行改造,铺设透水砖人行道,增设分类垃圾桶与智能回收设备,对道路两旁的绿化带进行重新规划与升级,打造出多条兼具美观与生态功能的景观大道。同时,推进雨污分流工程,完善城市地下管网系统,有效提升了城市排水能力,减少了内涝隐患。

生态4.png

  法桐水乡公园

  法桐水乡公园则依托当地水系资源,打造出集生态保护、休闲观光、科普教育于一体的综合性公园。公园内,蜿蜒的河道两岸,法桐成排,绿树倒映在清澈的水面上。公园建设了亲水平台、观景亭阁、木栈道等设施,让游客能够近距离感受水韵之美。同时,通过种植水生植物、投放鱼类等方式,构建起完善的水生态系统,有效改善了周边水环境质量。每逢周末和节假日,这里游人如织,不仅吸引了本地居民,更成为周边地区游客的热门打卡地。

  生态环境的改善,也为泽普县的旅游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生态环境的改善,也为泽普县的旅游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金湖杨长寿民俗文化村便是典型代表,曾经这里耕地稀缺、地处偏远,贫穷落后。但随着生态绿化工程的实施,依托当地独特的地形地貌,村子大力发展特色旅游。如今,这里已成为“春看百花秋赏叶,夏戏游船冬玩雪”的热门旅游胜地。村里86户人家,家家都有人在景区就业,形成了“户户搞经营、家家有特色”的发展格局,年人均收入从不足600元增长到2024年的3.24万元。泽普县充分利用山水资源优势,做强生态产业链,让好生态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

生态5.png

  金湖杨长寿民俗文化村

  多年来的持续努力,让泽普县生态环境指标显著提升。目前,泽普县绿洲面积占比达86.3%,森林覆盖率达42.8%,绿化覆盖率达48.4%,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6.77平方米,实现了“开门见绿、推窗见景、百米见园”。

  今后,泽普县将继续坚定不移地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持续巩固和拓展生态建设成果,让泽普的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生态环境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续写生态发展的崭新篇章,为新疆的生态建设贡献更多“泽普力量”。(图文 泽普县融媒体中心 冶小平 吴昊儒)


编辑:吕淋淋
审核:张强
指导编辑:王镜榕

中宏网版权申明:凡注有“中宏网”或电头为“中宏网”的稿件,均为中宏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宏网”,并保留“中宏网”的电头。

    为您推荐

  • 微信
  • 微博
  • 手机中宏网

相关推荐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2167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7121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250号

关于我们 中宏网动态 广告服务 中宏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30128号-1 举报电话:010-63359623

Copyright © 2016-2025 by www.zhonghong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运营管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