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网讯 东旧县村位于泰山区邱家店镇镇政府南10公里,总面积1420亩,其中村庄占地172亩,耕地1120亩,四荒128亩,全村286户953人,党员36名。
在东旧县村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有这样一位人大代表,她扎根基层,一心为民,以实际行动践行着“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庄严承诺,她就是邓海蓉。多年来,邓海蓉始终把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积极为村发展出谋划策、贡献力量,成为了村民们心中的“主心骨”和“贴心人”。
倾听民声,架起沟通桥梁
邓海蓉深知,人大代表是人民群众与政府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只有深入了解群众的需求和诉求,才能更好地履行职责。为此,她经常走村入户,与村民们促膝长谈,倾听他们的心声。无论是家长里短的琐事,还是关乎村区发展的大事,邓海蓉都认真记录,耐心解答,并将收集到的意见和建议进行整理归纳,形成高质量的议案和建议。
经走访,邓海蓉深知东旧县村的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道路狭窄、生产道路上几座桥也年久失修,给村民的出行和农产品运输带来了极大不便。她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经过多方调研,带领村两委对村区全村道路进行了硬化,拓宽农田生产道路2.6公里,重修生产路过路桥两座,如今,一条条平坦宽阔的水泥路通到了村民家门口,不仅方便了村民出行,也为村区的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热心公益,传递温暖力量
作为一名人大代表,邓海蓉不仅关注村里的经济发展,还热心公益事业,积极参与各种志愿服务活动,为困难群众送去温暖和关爱。
村里的孤寡老人和留守儿童是邓海蓉重点关注的对象。她经常组织志愿者上门看望他们,为他们送去生活用品,陪他们聊天、做家务,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关爱。在她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村民加入到志愿服务队伍中来,形成了互帮互助、团结友爱的良好村风。
以身作则,树立良好形象
在日常工作中她严格自律,始终坚持第一个到岗、最后一个离开,尤其每逢恶劣雨雪天气,当大多数人还在匆忙赶往工作学习地点的路上时,邓海蓉已经早早来到村委。无论是严寒酷暑,还是风雨交加,在恶劣雨雪天气中默默打扫卫生,守护一方整洁与安全。
她常说,良好的开端是高效工作的基础,提前到岗不仅能让自己快速进入状态,也能为后续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她的严格自律和默默付出,不仅改善了环境,更感染了身边每一个人。在她的带动下,村两委团队的纪律性和凝聚力大大增强,大家纷纷以她为榜样,提高自我要求,工作效率显著提升,形成了积极向上、团结协作的良好风气。
土地流转,拓宽增收路径
在乡村振兴的浪潮中,土地流转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结合成为激活农村发展潜力的关键。邓海蓉作为人大代表,以成立专业合作社为抓手,探索“合作社+土地流转”模式,让闲置土地焕发生机,带领村民走上增收致富路。
邓海蓉在走访调研中发现,当地农村普遍存在土地碎片化、闲置化问题:青壮年外出务工导致耕地抛荒,留守老人无力规模化耕种;小农户单打独斗难以对接市场,农产品销售渠道窄、收益低。面对这些困境,邓海蓉意识到,唯有通过土地流转实现规模化经营,才能打破发展瓶颈。
为打消村民对土地流转的顾虑,邓海蓉组织召开两委会、党员群众代表大会20余场,邀请农业专家、法律工作者现场解读政策,算清“经济账”与“长远账”。同时,她借鉴外地成功经验,成立合作社由合作社统一流转土地、整合资源,发展特色产业,这一方案得到了村民的广泛认可,2024、2025两年东旧县村共流转土地300余亩,涉及109户,为村集体增收10万余元。
“人大代表不仅是一种荣誉,更是一份责任和担当。”她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人大代表的使命和价值,为东旧县村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在她的带领下,东旧县村正朝着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目标大步迈进。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邓海蓉将继续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东旧县村的发展和村民的幸福生活不懈奋斗!(图片来源:邱家店镇人民政府)
中宏网版权申明:凡注有“中宏网”或电头为“中宏网”的稿件,均为中宏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宏网”,并保留“中宏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