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2025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持续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河南省委书记刘宁发表署名文章指出,要深入实施营商环境优化提升行动,打造办事效率高、开放程度高、法治保障高、宜商宜业宜成的营商环境。
在践行优化营商环境决策部署中,各地如何以营商环境“一子落”,激活改革发展“满盘活”?近期,中宏网河南推出【营商环境“赢”在河南】系列报道,全面展示各地优化提升营商环境的生动实践,以飨读者。
中宏网河南3月18日电(见习记者 黄鑫)信阳市作为山水茶都,素有“江南北国、北国江南”之美誉。除了独特的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信阳市效率、开放、法治的营商环境更是其竞争的重要软实力。
一直以来,信阳市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聚焦政务服务效能提升、数字赋能政府采购流程优化和风险防控保障,多维度推进营商环境建设;制定出台更具针对性、操作性的配套措施和实施细则,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地见效,在政务服务、法治化建设、要素保障等方面取得新突破。
数字赋能:探索DeepSeek智能化政府采购,提升服务效能
“营商环境是经营主体生存发展的土壤,从革命老区到开放之城,从筑巢引凤到‘近悦远来’,都离不开一流的营商环境。”信阳市政协委员、市营商环境服务中心主任苏新荣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近年来,信阳市以数字化改革为抓手,聚焦政务服务效能提升、政府采购流程优化和风险防控保障,多维度推进营商环境建设,为市场主体和群众提供更加便捷、高效、安全的服务体验。
据了解,信阳市财政局依托数智技术构建政务网站管理新体系,通过适老化改造和无障碍辅助工具,惠及老年及特殊群体,让政务服务更有温度。通过开设“营商环境”专栏,动态发布政策文件、工作成效及市场主体反馈信息224条,政策透明度和公众知晓率显著提升。通过建立“留言台账”快速响应机制,针对企业诉求“即收即办”,如北京郭先生反映的尾款拖欠问题,从留言到支付仅用一个月,切实增强企业信心。同时,推进网站集约化管理,整合数据资源,推动实现统一入口登录、在线审批办理,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同时,信阳市深化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多模块应用,实现多系统交互共享。在政府采购领域,推动预算管理一体化与电子化交易系统深度融合,实现从预算申报到资金拨付的全流程数字化安全闭环管理,采购效率提升30%以上。通过“一网通办”提供无纸化、零跑腿服务,设立绿色支付通道,确保资金1个工作日内到账。针对系统操作难点,创新推出操作视频、常见问题手册及7×12小时热线服务,并开展“点对点”上门指导解决疑难问题,实现“问题有人管、政事轻松办”。
值得注意的是,2025年信阳市财政局正紧跟数智升级浪潮,探索DeepSeek在政府采购智能招标、供应商评估、合同管理等全流程分析优化采购策略。积极应用“易采虹”移动APP,打通全流程电子化的“最后一公里”,实现远程异地评标项目“掌上办、网上办”、交易信息“指尖查询”,降低政府采购交易成本,切实提升经营主体参与政府采购活动的便利度、体验感、满意度。
持续优化:创新驱动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
信阳市以创新驱动、服务为本、安全托底,不断擦亮营商环境“信阳名片”。
2024年信阳市营商环境系统在服务和创新上求突破,以正风肃纪强化责任担当,聚焦企业感知度和经济活跃度双提升,在打造政策环境、优化市场环境、提升服务环境、完善法治环境上持续发力,营商环境工作整体水平持续提升,连续两年在河南省实现位次大幅度跃升。
具体来看,信阳市营商环境在系统建设上谋创新,发挥政策引领作用,出台《2024年信阳市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工作方案》,围绕六大环境开展六大专项行动,制定48项措施,将全年改革任务细化为320条年度重点工作举措。围绕落实市委六届五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关于“全面推动‘三服务’大比武再提质”“一指标一经验”工作部署,鼓励各地各部门结合实际开展创建活动,收集“三服务”创新举措170项。建设全市营商环境一体化综合服务平台,联通十余家市直部门的服务企业平台数据库,设置174个营商环境监测数据靶点,整合省营商环境投诉举报平台、12345营商专线等企业诉求反映渠道的信息,上线诉求分析、营商无感监测、政策“免申即享”、优秀案例培树等8个模块,开发政策匹配小程序,为强化重点工作落实过程管理、探索无感监测、提升智能化水平提供了支撑。
同时,信阳市深化基层站所能力作风建设。创新发布全省首个基层站所营商环境地方标准文件,组织开展4期基层站所评议,覆盖信阳市230个乡镇(街道)、1741个基层站所。聚焦问题整改、作风优化、服务提升等关键领域,开展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整治,举办多形式的培训,推动问题整改动态清零。进一步畅通政企沟通渠道,以企业和群众的满意度为导向,强力推动企业投诉办理,切实解决企业急难愁盼问题。坚持并完善纾难解困“周一见”市(县、区)长办公例会机制,帮助1167家企业(项目)研究解决问题1643个。夯实行业部门营商环境建设主体责任,推动部门同向发力,在政务服务、法治化建设、要素保障等方面取得新突破。
未来规划:深化“高效办成一件事”,提升企业获得感
优化营商环境是提振社会信心、激发市场活力、增强发展后劲的重要抓手。下一步,信阳市将继续以创新驱动为核心,打造更具竞争力的营商环境,助力区域经济迈向更高水平。
信阳市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25年将深入推进国家、省新一批“高效办成一件事”落地见效,加快市级首批30个“一件事”上线,力争主题事项扩大到100项。完成市县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融合运行。坚持纾难解困“周一见”,解决链主企业、龙头企业突出问题,提高企业诉求化解率,提升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区成效。实施惠企政策直达快享专项行动,推动惠企政策应享尽享。高效运转小微企业融资协调机制,落实无还本续贷扩围政策、普惠信贷尽职免责制度,提高小微企业贷款规模。开展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持续实施包容审慎监管执法,推行轻微免罚、首违不罚。建立跨部门综合监管联合抽查机制,实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探索解决拖欠企业账款长效机制,防止边清边欠、清了又欠。
信阳市人大代表、光山县诚信实业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陈勇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建议,要真正实行“干部帮联企业”帮扶机制,让各级干部都成为推动企业发展的“贴心人”“娘家人”和帮助企业化解难题的“协调人”;将为打造优质营商环境、推动民营经济发展而制定的政策、措施形成体系和长效机制,并做好政策的及时公开、宣传、解读、跟踪;定期举办企业家座谈会,打造沟通平台;建立“一站式”服务制度,探究在街道、乡镇设立服务企业网点;不断完善政府诚信机制,引导企业诚信生产、合法经营,打造公平公正的经营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