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时政
  • 财经
  • 社会
  • 股票
  • 信用
  • 视频
  • 图片
  • 品牌
  • 发改动态
  • 中宏研究
  • 营商环境
  • 新质生产力
logo 新质生产力
  • 中宏网首页 >
  • 新质生产力 >
  • 正文

我国成功构建国际首个地月空间三星星座

2025-04-16 11:25:18 中宏网
分享到: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中宏网讯 中国科学院日前发布消息,由中国科学院A类战略性先导专项“地月空间DRO探索研究”部署研制的三颗卫星,已在地月空间稳定建立百万公里级星间测量通信链路。这标志着我国成功构建国际首个地月空间三星星座,并且取得了多项原创性科技成果,为我国开发利用地月空间、引领空间科学前沿探索筑牢了坚实的根基。

  地月空间是从地球轨道向外延伸的新空域,最远可达200万公里,其三维空间范围相较地球轨道空间扩大了上千倍。开拓和利用地月空间,对月球资源开发、人类地外长期驻留与跨行星活动以及可持续的太阳系探索等有着重大战略意义。2017年,中国科学院便启动了相关预先研究和关键技术攻关。2022年2月,先导专项正式启动,旨在研制并发射三颗卫星构建地月空间大尺度卫星星座,探索DRO(远距离逆行轨道)的性质与应用价值。

  DRO作为连接地球、月球和深空的交通枢纽,有着卫星低能耗进入、稳定停泊、低能耗全域可达等优势,其距离地球约31到45万公里、距离月球约7到10万公里。其中,DRO-L星于2024年2月发射并进入太阳同步轨道,DRO-A星和B星于2024年3月发射,7月15日进入DRO任务轨道,8月实现三星组网。按计划,A星将长期停泊在DRO轨道,B星近期离开DRO轨道飞向共振轨道。

  自2024年地月空间三星星座构建以来,我国科学家在地月空间研究多方面取得重要突破。科研团队基于多年研究,创新性提出以飞行时间换载荷重量和应急裕度的理念,仅用传统手段五分之一的燃料完成卫星地月转移及DRO低能耗入轨,这是国际首次实现航天器DRO低能耗入轨,降低了地月空间进入成本,为大规模开发利用开辟新径。

  同时,我国首次验证117万公里K频段星间微波测量通信链路,突破大尺度星座构建瓶颈。在空间科学领域,开展伽马射线暴探测等研究,并试验运行原子钟等新技术。此外,成功验证卫星跟踪卫星的天基测定轨新体制,仅用3小时星间测量数据就达到传统2天以上跟踪测量数据的定轨精度,降低了测定轨成本,为航天器高效运行开辟新径。

  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研究员王文彬表示,这项成果首次验证卫星跟踪卫星,如同把地面站变为低轨卫星,为地月和深空探索开辟新的技术途径,服务地月空间的定轨、导航、授时等,为大规模商业活动提供高效解决方案。

编辑:韩鹏飞
审核:王明月

中宏网版权申明:凡注有“中宏网”或电头为“中宏网”的稿件,均为中宏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宏网”,并保留“中宏网”的电头。

    为您推荐

  • 微信
  • 微博
  • 手机中宏网

相关推荐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2167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7121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250号

关于我们 中宏网动态 广告服务 中宏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30128号-1 举报电话:010-63359623

Copyright © 2016-2025 by www.zhonghong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运营管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