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网讯 4月,当牡丹江在春的怀抱中逐渐苏醒,百里之外的华电穆棱十文字风电项目也在经历“以大代小”的改造升级后,焕发出崭新的生机。在总装机容量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其年发电量实现了翻三番的壮举,这一成果成为我国风电发展历程中的一个耀眼亮点。
回溯20年前,当时中国的风电产业正处于从商业化探索迈向规模化建设的关键转型期。华电集团捕捉到黑龙江丰富的风力资源优势,精心打造了全省首个兆瓦机组风电项目——穆棱十文字风电场,这便是如今华电穆棱十文字等容改造升级项目的前身。
穆棱十文字风电场一期最初采用了25台单机容量仅为1.3兆瓦的国外品牌机组。在改造之前,这些机组已经服役超过17年。随着时间的推移,设备的稳定性和发电效率显著下降,已经进入了淘汰的边缘。
2024年1月,黑龙江省发展改革委发布了《2024年度黑龙江省风电场改造升级和退役工作实施方案》。该文件明确提出,鼓励并网运行超过15年或者单台机组容量小于1.5兆瓦的风电场开展改造升级工作。项目单位可以根据自身项目的实际情况以及发展需求,灵活选择增容改造或者等容改造的方式。并且要求改造后的风场平均单机容量要提高到5兆瓦,年平均等效利用小时数要达到2500小时。
按照黑龙江省新的政策要求,穆棱十文字风电场启动升级改造工作。2024年12月,风电场一期迎来了华丽转身。三一重能为华电量身定制的3台9兆瓦风电机组顺利“接棒”,实现了国产化替代。这一变革不仅仅是机组的简单更替,更是技术的巨大跨越。新机组的叶轮直径从原来的60米大幅增加到230米,这使得捕风能力和发电水平实现了质的飞跃。当前,二期项目的升级改造工作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当中。预计在5月下旬,二期项目将正式投产。届时,5台由三一重能自主研发的10兆瓦陆上“巨无霸”机组将取代30台1.5兆瓦的小风机。这种大规模的更新换代,在总容量不变的前提下,风机数量减少了85%。这一举措带来的好处是多方面的,不仅节约了大量的土地资源,而且在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之间实现了完美的兼顾。
据了解,穆棱十文字风电场升级改造后的升压站所有设备全都实现了数字化管理。另外,改造完成的单台风电机组轮毂高度达到了140米,年发电量达到2.4亿千瓦时,相比改造前发电量提高了近3倍。
作为黑龙江省首个老旧风电场技改项目,华电穆棱十文字等容改造升级项目的成功实践具有深远的意义。它为相关政策的落地推进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吹响了东北老旧风电场“以旧换新”的“冲锋号”。
中宏网版权申明:凡注有“中宏网”或电头为“中宏网”的稿件,均为中宏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宏网”,并保留“中宏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