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网北京3月28日电(记者 韩鹏飞)3月27日,备受瞩目的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在北京盛大开幕,将全球科技界的目光汇聚于此。本次论坛以“新质生产力与全球科技合作”为主题,吸引了来自国内外的科技人员、企业负责人、政府职能部门工作人员和国际组织代表等近千名社会各界人士出席开幕式,共同探讨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新路径。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张国清出席开幕式并宣布论坛年会开幕,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尹力,新加坡副总理王瑞杰等重要嘉宾也莅临现场并发表致辞和演讲。
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
在开幕式上,张国清表示,中国愿与各国一道,共同探索互利共赢的全球科技合作新模式。一是共同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加强原创性、颠覆性创新,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二是共同以科技创新应对全球性挑战,围绕气候变化、能源安全等问题,拓展和深化科研合作。三是共同以科技创新促进各国互利共赢,促进科研基础设施合作共建、科技创新主体互学互鉴、科技创新成果互惠互享,让科技进步惠及全人类。
尹力在致辞中提到,中关村论坛已走过18年历程。北京致力于加快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和高水平人才高地,不断丰富创新资源,着力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有力服务推动国际国内科技发展。积极促进成果转化,大力建设中关村世界领先科技园区,形成新一代信息技术、科技服务业、医药健康3个万亿级产业集群,着力打造未来产业引领地。全面激发创新活力,着力营造一流创新生态,释放科技创新动能。持续深化国际合作,大力优化便利化服务环境,着力打造开放创新核心枢纽。
重大成果发布,彰显科技实力
开幕式现场成为科技成果展示的重要舞台,2024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以及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重大科技成果正式发布。此次发布的十项重大科技成果涵盖了多个前沿科技领域,包括人工智能、基因治疗技术等。
在基础研究领域,多项重大突破备受关注。我国有“人造太阳”之称的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EAST)取得重大进展,首次实现1亿摄氏度、1066秒的高约束模式“高质量燃烧”,这一成果为人类探索可控核聚变能源迈出了重要一步。位于怀柔科学城的高能同步辐射光源成功发射第一束光,该光源将为众多科研领域提供强大的研究手段,助力科学家们在材料科学、生命科学等领域取得更多突破。基于脱氨酶的转录因子印记技术为解码人类基因组功能信息搭载了“超清显微镜”,有助于深入了解基因表达调控机制,推动生命科学研究的发展。
在能源领域,60MW/600MWh液态空气储能示范项目的发布备受瞩目。该项目的成功实施,为大规模储能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有助于提升能源系统的稳定性和可再生能源的消纳能力,推动能源领域的可持续发展。
基因治疗技术领域也传来喜讯,基于新型光敏蛋白的基因治疗技术有望为盲人开启新“视界”。这项技术通过创新的基因治疗手段,为眼科疾病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展现了科技在改善人类健康方面的巨大潜力。
此外,北京人工智能创新应用成果也在此次发布中亮相。在AI深度赋能下,北京在材料、医药、金融等领域产出了前沿创新成果,并在医疗、生活、教育、零售、内容创作等社会服务领域实现了广泛应用。2025年,北京将持续推进人工智能原始创新策源地建设,推动在多模态、具身智能、世界模型等领域取得创新突破,开展类脑计算、光电计算等颠覆性技术路线布局,并高标准推动人工智能应用,加速传统产业向智能化转型升级。
全球联动,共促科技合作
作为国家级的科技创新交流合作平台,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充分展现了全球联动的特点。本届论坛年会突出开源开放,将集中发布RISC-V、人形机器人、长安链、整车操作系统等一批开源项目,为全球创新交流合作搭建了更加广阔的平台。
30余家国际组织与境外机构主办、承办18场平行论坛,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企业代表将在这些论坛上深入探讨人工智能、生命健康、双碳绿色、基础研究、人才智库、金融创新等热点议题,分享前沿科技成果和创新经验。前沿大赛吸引了美国、英国、瑞士等74个国家和地区的1298个境外项目报名参赛,充分体现了中关村论坛在全球范围内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技术交易板块则汇聚了34个国家和地区的科技成果进行首发、首秀,促进了全球科技资源的高效配置和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
在全球科技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中关村论坛年会以坚定的开放合作姿态,为推动全球科技创新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通过搭建连接中国与世界的科技桥梁,促进各国在科研基础设施合作共建、科技创新主体互学互鉴、科技创新成果互惠互享等方面的合作,让科技进步惠及全人类。
多元板块,打造科技创新盛宴
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设置了论坛会议、技术交易、成果发布、前沿大赛、配套活动等5大板块,共计128场活动,为参会者打造了一场精彩纷呈的科技盛宴。
在论坛会议板块,众多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企业家将围绕新质生产力与全球科技合作的主题,展开深入研讨和交流。他们将分享各自在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方面的经验和见解,为推动全球科技合作和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
技术交易板块将举办全球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大会、技术交易开放日等十余场活动,为高校、科研机构与企业之间的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搭建平台,加速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应用场的进程。
成果发布板块除了在开幕式上发布的重大科技成果外,还将在3月31日举办重大成果专场发布活动,面向全球发布一批重大原创成果、重磅创新政策、最新研究报告,展示科技创新的最新进展和趋势。
前沿大赛作为中关村论坛的重要品牌活动之一,吸引了众多优秀的创新创业项目参与。通过激烈的角逐,这些项目将有机会获得资金支持、政策扶持和市场推广等方面的资源,助力其快速成长和发展。
配套活动则包括科技展览、项目对接会、企业路演等多种形式,为参会者提供了更多交流合作的机会,促进科技与产业的深度融合。
面向未来,持续推动创新发展
为期5天的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将为全球科技界带来一场思想碰撞、合作交流的盛会。通过本次论坛,各国将在科技创新和全球科技合作方面达成更多共识,为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面向未来,中关村论坛将继续发挥其在科技创新交流合作中的重要作用,不断完善平台功能,提升服务水平,吸引更多全球顶尖科技人才、企业和科研机构参与。同时,北京也将以中关村论坛为契机,进一步优化创新生态,加强科技成果转化,推动产业升级,为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期待中关村论坛在全球科技创新的舞台上持续绽放光彩,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和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摄影 富宇)
中宏网版权申明:凡注有“中宏网”或电头为“中宏网”的稿件,均为中宏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宏网”,并保留“中宏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