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网讯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2025年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将着力推进空间站应用与发展以及载人月球探测两大关键任务,为科技强国、航天强国建设添砖加瓦。
目前,中国空间站运行稳定且效益显著。自空间站建成后,工程各方紧密协作,成功组织4次载人飞行、3次货运补给、4次飞船返回任务。5个航天员乘组共15人次长期在轨驻留,11次航天员出舱活动以及多次应用载荷出舱,还多次进行舱外维修,其中航天员单次出舱活动时长的世界纪录被刷新。同时,完成了诸多重要工作,包括第四批预备航天员选拔(其中含2名港澳载荷专家)、低成本货物运输系统择优并启动研制,还发布了《中国空间站科学研究与应用进展报告》(2024年)。2025年规划有2次载人飞行任务和1次货运飞船补给任务,执行载人飞行任务的航天员乘组已确定且正在训练。当前,空间站已开展180余项空间科学研究与应用项目,涵盖空间生命科学与人体研究、微重力物理和空间新技术等领域,收获众多开创性成果。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还积极开展国际合作。近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与巴基斯坦太空与高层大气研究委员会在伊斯兰堡签署合作协议,开启中巴载人航天领域深度合作新纪元,这也是中国选拔训练外籍航天员参与空间站飞行任务的开端。双方将用约一年时间完成选拔,巴航天员将在中国接受全面系统训练,未来几年内将择机安排巴航天员与中国航天员共赴空间站执行短期任务。
与此同时,载人月球探测工程也在稳步推进。以2030年前中国人首次登月为目标,长征十号运载火箭、梦舟载人飞船等主要飞行产品初样研制进展顺利,文昌发射场相关设施设备正在研制建设,测控通信、着陆场等地面系统已完成总体方案并将逐步开展建设。后续,主要飞行产品将重点进行初样大型试验,且持续推动工程数字化研制转型。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自立项以来,秉持“和平利用、平等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积极开放空间站合作机会,此次中巴合作协议为更多国家参与载人航天合作提供范例,激励各国共同探索宇宙、造福人类。
中宏网版权申明:凡注有“中宏网”或电头为“中宏网”的稿件,均为中宏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宏网”,并保留“中宏网”的电头。